首页 > 穿越小说 > 这个导演睚眦必报 > 第237章 全员恶人,真相比谎言更黑暗(求月

第237章 全员恶人,真相比谎言更黑暗(求月(2/2)

目录

“陈导,高媛媛四人为何没有到场,是否如网络上传的那样,你们之间的关系出了问题”第一个问出问题的记者,也是豁出去了,直接打直球了。

很多人都不由地多看了这个记者一眼,真勇啊!

陈默对此却是没有太在意:“现在虽然解开封控了,但是毕竟还不适合到处乱跑,她们没来只是因为不方便而已!”

只是对于陈默的回答,记者们显然是不满意的。

“就在不久前,高媛媛发了一张《搜索》的叶蓝秋的照片,范彬彬发了一张黑屏照片,张予绮发了一张美人鱼里面的角色照片,并且附上了“呵呵,男人!””

“等一下,这位记者朋友,你到底想问什么”陈默打断对方的话道。

“我的确知道这个事情,也知道外界闹的沸沸扬扬的,说什么的都有,但是真相到底是什么”陈默说道。

“你们也看了《扬名立万》了,真相到底是什么一张照片,几句话,她们要表达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全部都是你们凭空臆想的而已,所以,都不要太早下定论,而我,只能告诉你们,我也不知道她们发那些内容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只能说,清者自清,我们之间的关系,的确发生了一点变化,但是也许并不是你们猜测的那样呢”陈默提前打了预防针。

嗯,主要是有些事情,真的藏不住啊!

他这会儿打个预防针,到时候就可以见招拆招了。

《扬名立万》的首映礼在媒体采访之后,正式宣告圆满结束。

首映礼结束之后,网络上《扬名立万》的评分解锁。

陈默看到评分之后,松了口气,他改了这个结局,新增加了一段彩蛋。

别看只是彩蛋,但是实际上,却非常关键。

只是,他也不敢保证,这个彩蛋到底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是会狗尾续貂,还是画龙点睛。

这一切都是要看观众自己的想法。

好在,目前看来,效果不错。

因为和前世的七分多的评分相比,他的这个版本,解锁评分高达8.5分!

而底下的评论,也让他不由地笑了。

“这才是真正的‘全员恶人’,高级黑!”

“彩蛋放完,影厅灯一亮,我第一反应是回头看陈默成功让我ptsd了!”

“细思极恐:电影里的‘剧组’是不是也被夜莺干掉了我们看的其实是‘凶手剪辑版’”

“李家辉烧剧本那一刻,理想主义彻底死了。陈默在讽刺谁我不说(狗头)。”

“最后夜莺在影院微笑的镜头绝了!细思极恐——我们观众是不是也被她算计了”

“果然,最毒妇人心!男人顶罪,女人收割,这波性别反转我服!”

“所以.陆子野的原型是不是某‘下周回国’大佬”

当然了,也不是没有人觉得这个版本的《扬名立万》太致郁了。

“彩蛋真的太可怕了,本来挺好的,至少展现了人性的光辉的一面,可是彩蛋一出,刘一菲饰演的夜莺从小白变成了黑色大,就太阴暗了!”

“没有彩蛋更好一点,至少不会心情那么郁闷!”

“这电影夹带私货太多了吧”

但是,你不得不说,《扬名立万》的确没有让之前的观众失望。

至少,网络上的评分,就是最大的肯定。

不说好评如潮,但是至少,差评也只是因为不喜欢这样的黑暗的结局。

不过,这样的电影,被各种解读是不可避免的。

周小斌看完电影之后,第一时间就炮制了一篇解读影评。

这次他用的标题名字非常的简单直白:“《扬名立万》有感。”

“在字幕飘起的那一刻,我还在失望,期待了那么久的电影,结果就这么平庸的吗是的,当时我的确就是这么想的。

因为前面的剧情,我相信看过电影的都会发现,其实中间就已经可以猜到第一个版本的结局了。

但是最后的二十多秒的彩蛋,却是直接让这部电影升华到了另外一个高度。

以下是个人对这部电影的一些猜测,导演的创作理念是什么

陈默的创作理念在反转版《扬名立万》中的极致体现——用“全员恶人”解构理想主义,以黑色幽默撕碎现实伪装!

从剧情层面来讲,真相最终沦为了工具,夜莺用假真相操控齐乐山顶罪,陆子野用电影掩盖真相,李家辉最终选择焚烧真相。

如同片中李家辉的笔记本题词:谁掌控叙事,谁就掌控生死。

同时有意思的是对娱乐圈生态的“自反性批判”!

开篇邀请的这些人,其实就可以看到陈默导演的野心和恶趣味了。

还记得曾经的综艺节目,特别是一些选秀节目,总有一个环节,那就是让选手说出你的故事。

你为什么喜欢音乐为什么登上这个舞台

选秀节目,变成卖惨大会!

可是结果呢事实证明,那就是一地鸡毛。

和夜莺利用“受害者”人设伪装真凶何其相似。这一点,可以说暗讽了娱乐圈“卖惨公关”。

《搜索》里面有句话说,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是无辜的。

在这部电影里面同样的也展现了,他让电影本身成为“恶的一部分”——观众越沉迷剧情,越成为共谋。

陆子野拍电影不为艺术,而为“洗白犯罪”,很难不让人想象是不是在影射现实中的那些烂片;

为什么说结局部分的彩蛋是电影最大的点睛之笔。

因为,这个结局的反转,反转的不止是剧情,还有所有的角色的人设。

李家辉的反转,讽刺的是,他从真相捍卫者变成沉默帮凶,这一点,从“烧剧本”就可以看的出来,因为那个动作,象征着理想主义幻灭;

夜莺呢从“被拯救者”变成“终极操盘手”,可以说是颠覆了传统的英雄救美叙事。

陆子野:从庸俗商人升级为“艺术杀人犯”——用电影完成谋杀。

我想陈默导演想要凸显的主题和意图大概是“好人坏人的界限那只是观众的一厢情愿。”

而夜莺在影院看片的彩蛋,让电影与现实形成闭环——银幕内外皆是戏。

更恶趣味的是,如果我们这些观众为反转而鼓掌,是否某种意义上,其实也成了夜莺的同谋

这部电影最让人拍案叫绝的是打破了很多类型片的套路。

没有救赎,没有英雄,甚至没有“可靠的叙事者”,为什么说没有可靠的叙事者

在电影结束的时候,我的老朋友白越问我,之前的真相怎么解释

可是之前的真相,真的是真相吗那只是齐乐山的叙述而已,但是他为什么不能是说谎者呢一切的真相,只是他说出来的真相,真正的真相呢到底是什么

而最后的那个夜莺的冷笑也很有意思,他让夜莺直接对观众冷笑,打破“第四面墙”——“你们真的在乎真相还是只想看个刺激的故事”

是不是有种《楚门的世界》的即视感

没有人真正的在意楚门的想法,他们在意的只是还有没有更有意思的节目。

正如片中那句被焚烧的台词:“艺术不能改变现实,但它能证明——现实早就是一场荒诞剧。””

事实上,陈默真的是这么想的

别扯淡了,他哪有想那么多。

他只是想着,让故事变得不那么的“直白”而已。

可是电影拍完了,上映了,其实这部电影和他到底怎么想的就没有太大的关系了。

因为观众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角度,他们其实也根本不在意陈默到底是怎么想的。

电影始终只是电影,《扬名立万》始终也只是一部电影而已。

陈默没有那么深刻,也没有那么多的目的,有的话,也只是想让这部电影,卖的更多,口碑更好一点而已。

这种电影不像现实题材的电影,真的可以影响到现实。

什么讽刺之类的,也只是仅供大家娱乐而已。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