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开局中规中矩,毫无亮点?(2/2)
很多平时不看网剧电视剧的人,甚至也因为这段时间的居家而开始养成了追剧的习惯。
虽然今年也出了不少精品剧,可是对于赵磊来说,哪怕是那些精品剧,他也几乎都是用倍速播放的。
根本不影响观剧的体验,目前来说,真正能让观众做到正常速度播放的剧,还真的不多。
而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陈默的两部网剧,一部《我是余欢水》一部《隐秘的角落》!
别的剧他们会嫌弃剧集太多,可是陈默的网剧迷你剧,很多剧迷们的反应却是相反的,都觉得12集真的太少了。
很快地,到了《无证之罪》首播的时间。
赵磊第一时间点了进去开始观看。
和其他剧不同的是,其他剧首播往往可以看好几集,但是他却习惯性的等播了几天之后积攒的更多了再看。
但是对于陈默的剧,就完全不需要了。
因为特么的总共就十二集,而且几乎没有任何水分,干的吓人。
《无证之罪》的开篇第一集,其实并不算多出彩。
甚至连开篇都和很多罪案悬疑剧没什么两样。
茫茫大雪在黑暗中显得惨白,又是一季深冬来临,一辆拉客的三轮车司机在大雪中止住了脚步,走下车来,却发现汽车旁边的雪人上,靠着一个死亡多时的男人。一大清早,警笛声鸣起,数辆警车列队,以刑警队长林奇带头,众警员跟后,一同查案。没料到,杀人凶手真猖狂,竟在雪人身上贴了字条,上面写了请来抓我四个字。
说实话,这开场虽然悬念十足,直接挑衅警方写着:“请来抓我”这样的纸条。
可是这种开场方式,其实很多罪案剧都很经常用到。
倒不是说这种开头不好,只是因为这部剧是陈默的作品,所以,一贯给人感觉不走寻常路的陈默这次用了一个比较常规的开局,反倒是让赵磊莫名的有些失望的感觉。
接下来严良的出现倒是和过去很多罪案剧的警察有些不太一样,算是一个亮点。
但是也仅此而已,因为剧情虽然依然紧凑,没有任何水分,雪人连环杀人案的抽丝剥茧,步步推进。
放在其他的影视剧集里面,可以说已经非常优质了。
但是放在备受期待的陈默的新剧里面,《无证之罪》的前面两集,却只能说中规中矩!
是的,中规中矩!
这不止是赵磊的感觉,同时也是其他的观众的感觉。
前面两集的弹幕,几乎都是这样的。
“就这就这”
“失望,前期的宣传太夸张,期待值太高了还是怎么的怎么感觉,陈默也落入了国产罪案悬疑剧的俗套了”
“对啊,除了秦浩饰演的片警,给人感觉和过去的罪案剧的刑警反差明显,其他的真的就没什么太出人预料的地方啊!”
“中规中矩,没有《隐秘的角落》那样开局就是高能!只能说期待值太高也不是什么好事吧!”
只是陈默一点不慌,企鹅视频这边也同样的一点不慌。
特别是看过这部剧的人,看到网友的反馈反而会嘿嘿一笑。
为什么
因为这前面两集的“中规中矩”只是表象,或者说,这不是缺点,而是导演精心布置的陷阱!
你以为自己在看一部普通犯罪剧,其实镜头早已把答案摆在你眼前;你以为角色是工具人,其实每个人的微表情都在演戏中戏。
然而哪怕是陈默也没想到,“中规中矩”的开局,居然也能被傻屌网友们冲上热搜。
“陈默新剧《无证之罪》开局中规中矩,剧迷表示期待过高,表现不如预期!”
“《无证之罪》或遭遇滑铁卢,陈默即将迎来首败”
“《无证之罪》开局平淡,落入俗套,陈默惊喜不再!”
但是这部剧尽管被批说是有些失望,没有高能等等。
可是在网络上的评分却诡异的反而并不低。
作为陈默的铁杆拥趸,影评人周小斌虽然是影评人,但是偶尔也会客串一下剧评人。
在看到《无证之罪》因为“中规中矩”“平平无奇”的开局而冲上热搜之后,他也是第一时间,去看了一遍。
第一遍他感觉的确如同观众说的那样,好像真的没什么“惊喜感”。
但是第二遍的时候,他就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第三遍看的时候,整个人都兴奋了起来。
颇有种盲生发现了华点的那种成就感。
虽然他目前也不确定自己的猜测到底对不对,但是结合《无证之罪》之前的宣传,他却感觉自己的猜测应该是对的。
所以,第一时间炮制了一篇解析为什么观众对《无证之罪》的前两集产生“平平无奇”的观感。
“《无证之罪》首播,很多人都觉得前面两集平平无奇,似乎有些“大失水准”的感觉,但是看完了三遍之后,我想说,如果你真的这么觉得,那么就真正的落入了导演的预设套路之中。
首先来说为什么会有“平平无奇”的观感,因为普通悬疑剧:首集必现尸体+高能推理如《白夜追凶》的灭门案开场!
而本剧是怎样的呢
用雪地藏尸的“冷暴力“替代血腥冲击,尸体只露一只手。
这让习惯“强刺激”的观众容易误判为节奏拖沓。
但是真的是这样的吗
或许后续多看几集再回头看前面的就完全不会是这种感觉了。
其实从宣传的蛛丝马迹逆推,就已经可以发现,前面两集,真的是细思极恐,或者说细节密集的令人头皮发麻!
我想说的是,这部剧牛逼的地方在于,表面平静下的暗流涌动,才是真正的犯罪美学!
首先,看似普通的开场,实际上暗藏玄机,特别是个人在去看了《无证之罪》的小说之后,这种感觉就更明显了。
以下可能有剧透,谨慎阅读!
严良这个角色,他的出场吊儿郎当出场,像个混日子的老油条警察,但细节暴露本质!
注意细节,他办公桌上堆满未破案件的档案!
这个细节表明了什么表明了他并非真正的如表面上表现的那样躺平。
而他对新任警察的嘲讽一笑后文是有揭示的:他曾是精英,因某事被“流放”!
这个细节的厉害之处在于,观众第一时间看到会是什么反应
是会觉得“这警察太废了吧”但是呢其实是在铺垫他的“伪装”和内心挣扎。
再来看李丰田,也就是之前宣传的时候,试镜絮里面那个宁礼老师饰演的李丰田,他是凶手,这一点其实早就公布出来了。
可是为什么大家却忽略了呢
前面两集他第一次露面,他沉默地扫雪、倒垃圾,像个普通工人,但是注意细节!
细节是什么细节是镜头扫过他的工具间——墙上挂着的冻鱼(附图)。
抽屉里露出一角的汽油桶(附图)!
这些看似惊鸿一瞥的镜头,很多人没有认真注意,倒是也能理解,毕竟,如果没有看过原著,不知道后面的发展,是很难明白这些细节的关键。
冻鱼是杀人凶器,而汽油桶就不用多说了,是焚尸案的伏笔!
我相信当你们看到后面,再回头来看这一段,就会发现,反派越平凡,越让人毛骨悚然,因为“罪恶就藏在日常里”。
再来说雪地藏尸案的“冷感”叙事。
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人觉得,这个发现尸体的过程会“平庸”,会“中规中矩”,难道没有人觉得,没有血腥特写,尸体只露出一只手,其余靠观众想象反而更恐怖吗
而极寒天气,本身就是“帮凶”,低温延缓破案,掩盖证据。
这些细节是想告诉所有人,这个城市,连天气都是罪恶的温床。
其实之所以大家觉得“中规中矩”,完全是因为对比预期,观众期待美式悬疑的“开场即高能”,但《无证之罪》是典型的“东方式暴风雪前的宁静”!
前两集重在铺陈人物关系网(警察、法医、黑道、普通人),而非单纯推进案件。
我不知道李丰田杀人的剧情是发生在第几集的,但是我想,如果觉得平淡,不妨倒回去看第一集前10分钟——李丰田扫雪的镜头里,藏了多少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