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科技入侵现代 > 第172章 新熊猫所带来的震撼(5k)

第172章 新熊猫所带来的震撼(5k)(2/2)

目录

不过好在我们现在也是牌子货了,也能卖上价了。”

张志刚有些懊恼,“我们才卖三十美元哩,按照你的说法,我们比鬼子80美元的货还要更好,我们却只能卖三十美元。这也是牌子货”

李宏波摆了摆手:“八十美元是售价,鬼子卖给这些商店的价格估计也就五十美元,和我们差不多。

而且我们现在缺少的是外汇,赚的少没关系,重要的是得赚外汇。

我说的牌子货是指老外认熊猫牌了。

要是我们能卖到西欧、阿美莉卡这些地方去,我们的价格也能定到五十美元。

但现在卖不到那些地方去啊。”

等到人流陆续散去,他们中途抽空借着上洗手间为由,跑到ib的展台去看了一眼。

二十台ib最新的7090并排摆在展台上,发出机器嗡嗡嗡的声音,台下挤满了参展商们和来参观的民众。

几乎东欧所有的报纸报道了ib的深蓝要来参加此次莱比锡贸易展,这也被他们视为是肯尼迪之死后阿美莉卡乱局下,为了维持自由阵营影响力和声望的举动,为的就是展示其科技实力,表明当下的阿美莉卡在科技领域依然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

哪怕东欧部分报纸号召民众别去参观,别让阿美莉卡得逞,看现场的效果好像并不好。

谁让能和人下国际象棋的机器,苏俄以及其他东欧国家确实没有呢。

不对,苏俄有。

几乎是深蓝同时,苏俄的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大卫布朗斯坦就与-20真空管计算机进行了一场展览赛。

不过效果很差,整个比赛甚至都没完成,起到的轰动效果远不能和深蓝相提并论,哪怕在苏俄内部都鲜有人知道。

本来还想大肆报道,结果深蓝出来了,苏俄也就冷处理了。

张志刚和李宏波去的时候正好一局棋下到收盘,哪怕他们看不懂国际象棋,也能从局面上的棋子数量看出谁赢谁输。

当人类棋手无奈摇头走下台的时候,周围响起了一阵掌声和欢呼声,既是给人类棋手的,更是给深蓝的。

“机器赢了”张志刚迟疑道。

李宏波点头道:“没错,机器赢了!真了不起啊,机器居然能下赢人。”

张志刚问:“会不会是老美作弊毕竟他们一贯卑鄙。”

李宏波下意识反驳道:“不可能。”然后又语气温和的解释道:“你想想,这里来来往往这么多人,这又不是他们自己的地盘,这是毛子的地盘,作弊怎么可能跑到人家地盘上来作弊

老美刚闹出这么大笑话,现在又跑到毛子地盘上作弊,被抓出来之后,被毛子在国际舆论上狠狠嘲笑

老美没这么蠢。”

张志刚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说的也是,确实没这么蠢的。”

这也就是他们不知道前脚沃伦委员会发布报告,后脚报告被bbc开专访节目打脸,要是知道,估计这个结论得动摇。

李宏波在回去路上感慨道:“你知道那机器有我们华国人的功劳吗”

张志刚惊讶道:“华国人”

李宏波纠正道:“不对,华人,深蓝是由林燃教授带领团队设计的。”

李宏波能知道是因为他能接触技术类杂志,张志刚可接触不到。

林燃在华国也算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了,几乎人人都知道这位华裔数学大师同时还在白宫担任高官。

张志刚听说后,回想了一下刚才机器下赢人类那一刻给自己所带来的震撼,“真了不起啊!感觉林燃教授简直是万能的,你说他什么时候能像钱院长一样回来”

这句话才出口,一下就陷入了沉默,没人再开口说话,两人心里很清楚,恐怕永远不会有那样一天。

莱比锡本地的采购经理赫尔曼施密特,上次他就采购了来自华国的熊猫牌收音机。

这次看到来了新货,也不例外,他也给对方下了一笔五千台的订单,在得知订单一万台的话可以提前获得一台样品。

因此他把订单增加到了一万台。

毕竟这次华国拿来的是全新的小型便携式收音机,参数上还是硅基晶体管,试听效果更是找不到任何毛病,加上多波段和大型扬声器效果,这些都表明了一点:不愁销路。

毕竟过去两年时间,华国产品已经靠着品质和使用体验征服了很大一部分的用户。

在东德的国营商店里,你提熊猫,基本上不需要再另外介绍它来自哪里,参数如何。

莱比锡的一间会议室里,来自华国的样品摆在桌子上,会议室里除了施密特外,坐满了来自veb各个收音机相关公司的电气工程师和半导体专家。

veb是东德企业的前缀,东德所有企业都有这个前缀,翻译成中文叫人民所有企业。

30岁出头,身材瘦高,戴着一副圆框眼镜,穿着简朴的工作服的克劳斯穆勒在这群人中也是专家,属于半导体技术领域专家中的专家。

他拿起熊猫s1,掂了掂重量,又仔细观察旋钮和刻度盘的设计,随后打开开关,调到一个当地广播频道,清脆的声音从中传出,几乎没有杂音。

穆勒自言自语,眉头微挑:“音质还不错,听起来很稳定。”

随后调到另一个频道,同样听到了清晰的广播声。

在座有工程师说道:“这性能似乎不比西方的差啊。”

穆勒小心翼翼地拆开收音机,观察电路板和元器件。

工程师们站在背后,探着头在看其电路板布局。

“和我们猜测的一样,焊接工艺很精细,华国在这方面我感觉又有了进步。

之前的第一代熊猫在电路板的焊接工艺上就比苏俄的产品要表现的更好,这一代感觉还要更好一些。

布局和调谐电路一直是华国的强项,我们得记录下来好好学习他们的设计思路。”穆勒说。

随后穆勒这才发现了异常:“华国居然用了平面工艺!”

华国在当下研发出平面工艺并不奇怪,要是没有才奇怪。

平面工艺是指通过在硅晶片表面形成氧化层并进行光刻、掺杂等步骤,制造出性能更稳定、一致性更高的晶体管和集成电路。

平面工艺1959年被研发出来之后,在当下已经成为了技术主流。

哪怕没有树莓派、林燃的提醒、华国半导体研发力量的集结,这些都没有,原时空里华国电子科技集团第13研究所的前身河北半导体研究所也在1964年开发出了硅外延平面型晶体管。

六十年代初期,华国在半导体领域一直都有追踪上前沿技术步伐。

而现在,情况远比原时空要乐观的多,华国全新一代的便携式收音机,已经和西方阵营高级货在质量上有的一拼了。

这也得益于树莓派带来的一些技术启发,比如发光二极管,就让华国的科学家们意识到硅基掺杂硼(p型)或磷(n型)掺杂剂能够精确控制晶体管的电学性能。

“不,我感觉这效果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扩散掺杂了,我怀疑他们搞定了离子植入技术。”穆勒似乎从广播声音中找到了些许灵感。

在座工程师们面面相觑,因为大家没听说过这玩意。

“离子注入是什么”

“我们都知道掺杂是指在硅中故意引入杂质,以改变其电学性能,形成晶体管和二极管所需p-n结。

而这种掺杂分两种,一种是扩散,基于高温通过气体将掺杂原子引入到硅晶圆的表面,再扩散到晶格中。”

“气体扩散这一技术在40年代就出现了,50年代贝尔实验室实现了精确控制,贝尔实验室1951年在《physicalreview》发表的论文里就详细描述了硅晶体管的扩散掺杂,公开了该技术。

当时晶体管的发明者肖克利提出了另外一项扩散技术,就是离子植入。

但目前硅谷都不一定实现了量产的离子植入工艺,华国人是怎么搞定的呢”穆勒百思不得其解,“而且要是真用到了离子植入,30美元一台的价格也未免太便宜了一点。有可能是我猜测错误。

如果我猜测错误的话,就是华国在气体扩散技术上有所突破,总之无论是哪种可能,我都建议我们要加大和华国的技术交流,我们和华国又没有矛盾,在半导体领域,我们完全可以合作,也应该要合作,尤其在东德要推广ogas的当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