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科技入侵现代 > 第184章 一小步和一大步!(6K)

第184章 一小步和一大步!(6K)(2/2)

目录

林燃不假思索道:“大家共同见证的历史性一刻会是圆满的,顺利的,完美的。

加加林在月球上的一小步,将会是人类的一大步!”

林燃心想阿姆斯特朗,你的名言我就先借用了,反正这个时空,你也没办法先走出这一小步了。

电视画面转回纽约cbs的直播厅现场,克朗凯特感慨道:

“教授说的太好了,这是加加林的一小步,更是人类的一大步。

人类将第一次迈上月球的土地,我相信nasa,相信教授,相信加加林,你们一定能够做到。”

红石基地,现在应该要叫太空任务中心的控制中心内,虽然尚未完全建成,但临时设施已投入使用。

四层控制台排列整齐,每台控制台上布满按钮、开关和小型crt显示屏,屏幕上跳动着数字和曲线图。

房间由嵌入式荧光灯照明,显得昏暗而又格外有未来感。

至少林燃此刻是这么觉得的。

大屏幕上,地球与月球的地图占据中央,点线勾勒出可能的飞行轨迹。

气动管道不时发出轻响,将热敏纸打印的文档在控制台间传递。

工程师们大多穿的很随意,别说西装革履,就连皮鞋都没什么人穿,大多穿着拖鞋,头戴耳机,监控着多个语音回路。

林燃回到控制中心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西装什么给脱了。

为了确保这次任务的圆满完成,林燃罕见的允许各位工程师们在控制中心抽烟,控制台上的烟灰缸里堆满烟蒂,行政人员时不时进来清理一遍。

林燃回到第三层控制台上,站立着俯瞰整个房间。

他的面前是一台控制台,屏幕显示着实时任务状态,旁边放着一杯早已冷却的咖啡。

突然,角落里的电传打字机咔嗒作响,打破了控制室的低语。

一名年轻的操作员迅速撕下纸条,穿过控制台间的狭窄通道,将其递给林燃。

纸条上打印着一串数字和文字,这是来自莫斯科的加密传输。

林燃拿起纸条:“来自苏俄的报告:发射成功。发射时间14:30utc。

具体轨迹参数如下:速度每秒7.8公里,倾角28.5度,目标着陆点静海,坐标0.67408°北,23.47297°东。”

房间里一阵轻微的骚动。

林燃抬起头,目光扫过在座各位:“专注!让你们抽烟是为了专注,谁要是在这次任务中掉链子,bi的胡佛局长在等着你们!

诸位。我们有任务要完成。”

他转向此次具体负责分析的助手约翰史密斯:

“约翰,拿这些数据,根据我制定的算法计算我们的发射窗口。

苏联着陆器目标是静海,我们的燃料舱必须在2公里范围内着陆。”

史密斯接过纸条,点头回应:“明白,先生。”

他召集轨迹小组,匆匆走向后方的计算机房。

那里安置着ib计算机集群嗡嗡作响,磁带驱动器不停转动。

在计算机房,史密斯和团队围着一台穿孔卡片机,将苏联数据输入系统。

他盯着打印出的初步数据,眉头紧锁:“等等,这些速度单位是每秒公里,我们的系统用的是每小时英里。”

时间过于紧张,他们甚至来不及提前演练。

这属于临时出现的问题。

林燃听到后,声音响起:

“1公里等于0.621英里,每秒换算成每小时……”

林燃给的结果甚至要比计算机还更精确。

几分钟后,林燃念完,他们就完成了转换,将修正后的数据重新输入计算机。

计算机开始处理,磁带驱动器发出低鸣。

大约一小时后,计算机吐出一迭热敏纸,上面印满了数字和曲线。

史密斯快速浏览,确认结果:“根据苏联数据,我们的最佳发射窗口是2小时后,16:30utc。轨迹角度需调整0.5度,以匹配月球位置。”

他将结果装进气动管道,发送回控制室。

管道发出“嗖”的一声,纸筒飞向林燃所在的控制台。

林燃打开纸筒,装作仔细审阅的样子。

其实他大脑里早已完成了计算。

事先在2020年计算过,现在则由自己的碳基大脑计算机进行计算。

林燃片刻后说道:“好,但我们要再验证一次。跑个模拟,确保万无一失。”

轨迹小组迅速在计算机上运行模拟。

屏幕上,虚拟的火箭轨迹划过月球表面,逐渐接近苏联着陆点。

几分钟后,模拟结果显示:燃料舱预计在目标点1.5公里处着陆,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林燃点头:“可以。通知卡纳维拉尔角,调整发射时间至t减48小时,16:30utc。轨迹参数按此执行。”

约翰史密斯打开林燃传回来的纸筒后大惊:“局长,这恐怕不对吧!”

林燃坚定道:“这是我调整后的数据,按照这个执行!”

约翰史密斯可是充分见识过林燃大脑强悍的计算能力,刚才他们试图用计算机来完成英里和公里的转化,结果林燃直接给了比此时ib计算机还要更加精准的结果。

他思忖这又是教授强悍计算能力的体现:“遵命!”

控制室团队开始忙碌,更新控制台数据,通过语音回路与卡纳维拉尔角的发射团队协调。

麦克纳马拉站在玻璃封闭的观察区,低声对旁人说:“教授一定会成功!我相信教授的能力。”

多勃雷宁也在观察区,表情同样严肃,他听到麦克纳马拉这样说,他点头道:“我们都相信教授!”

多勃雷宁做梦都没有想到过,自己有一天能在nasa的红石基地和麦克纳马拉站在一起观看伦道夫林工作。

这是什么前所未有的体验啊。

参数传给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台之后,史密斯回到控制台,抽空用纸和笔检查林燃修正过的参数。

只不过这是白费功夫,ib计算机尚且计算不出,他靠纸和笔就更别想了。

只是算了两步,约翰史密斯就放弃了,“凡人就别想着追踪教授的思路。”

卡纳维拉尔角的控制室挤满了人。

屏幕上显示着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台的实时画面。

负责发射的指挥官声音通过广播回荡:“t减10,9,8……”

在“t减零”时,火箭点火,火焰喷涌而出,燃料舱被送入轨道。

红石基地控制室接到反馈,大家都屏住呼吸,目光紧盯屏幕上的轨迹数据。

屏幕显示它正按计划进入预定轨道。

克朗凯特的声音激动:“火箭发射了!在苏俄火箭发射两个小时后,我们的火箭带着燃料舱也进行了发射!”

无论是声音还是表情,都展现了无比的激动和兴奋。

尽管克朗凯特已经在努力保持专业了,但在这一刻,他还是无法掩盖自己的真实情感。

嘉宾席上弗雷德霍伊尔是特意从英格兰挖来的。

弗雷德霍伊尔是英格兰著名的天文学家,剑桥大学教授,50年代通过《宇宙的本质》成为当下天文领域最著名的科普作家。

过去一直是bbc和太空有关电视节目的首选嘉宾。

弗雷德霍伊尔和克朗凯特一样紧盯着屏幕,心中默默祈祷此次能够顺利完成。

克朗凯特转向霍伊尔,问道:

“霍伊尔教授,您能为我们解释一下现在最重要的是什么吗”

霍伊尔身穿灰色西装,手持麦克风,语气专业而沉稳:

“当然,克朗凯特,现在最重要的步骤就是顺利着陆。

我们现在在等苏俄的消息,在等搭载着加加林的宇宙飞船顺利在月球上完成软着陆,加加林传递回平安的消息。

第二步就是nasa的燃料舱的顺利软着陆,没有燃烧、没有爆炸、没有出现其他意外。

第三步就是,两者的落点接近,从理论上加加林能够靠近燃料舱。”

三天后的演播厅。

“来自苏俄的最新消息,苏俄的载人航天器已经顺利进入月球轨道。

目前加加林正在做最后的轨道调整。”

“最新消息,加加林已经顺利完成着陆!这是来自苏俄的照片。”

一张加加林站在月球表面,面前插着锤子镰刀旗和星条旗的照片出现在电视上。

老实讲,苏俄和阿美莉卡围绕哪面旗先插吵的一点意义都没有。

苏俄技术又做不到同步直播,阿美莉卡的设备要晚加加林一步到达。

所以加加林插旗之后把照片传回地球,没人知道哪面旗先插在月球上。

此时看到这张照片的民众们内心都闪过前所未有的感动。

因为这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象征着冷战的缓和,不会像一战二战一样引起无穷的痛苦。

“观众朋友们,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第一次踏上了月球的土壤。

正如教授所说的那样,这是加加林的一小步,也是全人类的一大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