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他都能轻松应对(2/2)
因此,接生这一重要任务便落在了民间自发形成的接生婆肩上。
这些接生婆中有不少拥有世代相传的经验,但毕竟没有经过系统学习,甚至不少演变成巫医,生孩子就成了无数妇女的一道生死关,即使是贵族、诸侯之家,对此也无能为力。
由于生育导致的妇女死亡率极高,新生儿的死亡率更是令人震惊,即便在和平时期也几乎接近一半,一旦遭遇战乱或灾难,情况更是不堪设想。
古代人的平均寿命为何始终在三十五岁左右徘徊,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一因素所导致的。
至少据朱樉所知,他的父亲在被选为殉葬之前,与母亲共育有七个孩子,但最终只有他和林、壮三兄弟存活下来。
这还是条件稍好的工匠家庭,其他那些平民和逃亡的乡民、遂民的境遇更是凄惨。
面对这一残酷现实,朱樉不得不将改善生育环境作为首要任务,而不是像其他国家那样,简单地通过物质手段来激励生育。
遗憾的是,他虽然高中生物学成绩尚可,但在这一领域的知识却实在有限。
尽管在他那个时代偶尔还会有婴儿夭折和产妇死亡的事件发生,但比例已经相当低,只是这方面的知识更是寥寥无几。
既然自己缺乏经验和相关知识,无法建立一套有效的生育保障体系,那么只能寄希望于这个时代的“专家”。
即使没有秦桓这位当代名医的到来,朱樉也会以这些人为基础,开始探索更安全的生育医疗体系。
但秦桓却给了他更大的惊喜:他精通炎帝和黄帝的医术,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全能医生,无论是内科、外科、儿科、五官科还是妇科,他都能轻松应对。
有了这样一位专业人士,朱樉自然不会放过机会。
秦桓自然明白朱樉的意图,但他一想到自己要带领一群妇女专门研究如何改善生育条件和提高婴儿存活率,心里还是有些不自在。
那个时代并不讲究男女之间的界限,即使是地位尊贵的诸侯,娶个再婚的妻子也是常有的事,甚至有些还带着孩子,也不会被人嘲笑。
但总的来说,妇女的地位是极其低下的,她们不仅没有资格拥有自己的名字,更难以出现在正式场合。
很大程度上只是男人的附属品,尤其是权贵的妻妾,大多数会在丈夫去世时被殉葬。
一位助产士小心翼翼地说:“朱樉大人,难产和夭折都是天意,我们又能怎么办呢?”
其他人听后也纷纷点头,显然这种说法几乎代表了当时乃至后来上千年历史的共识。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向上天或神灵祈祷几乎成了唯一的办法。
“天意?”朱樉大声反驳道:“即使是天意,我也要在周地让老天改变其心意。与老天的沟通交给我,而做好你们的本职工作是你们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