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下乡知青要造反(13)(1/2)
穆父之所以让老二去报公安,是因为他脑子灵活,他去最适合。
老大要是出去,他怕老大没出村子直接被人套出话,让六家人知道了会再次上门。
要是知道他要报公安抓他们,一定会跟他鱼死网破,毕竟,谁都怕见公安,也都怕坐牢。
穆武言答应一声,出了家门。
苏毓饶有兴致的问了穆父几句话,顺便给了暗示,等公安来的时候该怎么说话。
既然要闹,还是闹大点比较好,正好给村民普普法,免得以为这里是原始社会,以为只要自己不讲理就可以为所欲为。
她也想知道,对待知青那么团结,村民面对自己利益的时候,还会不会这么团结。
苏毓看家里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嫌弃道:“我先去知青点住着,你们赶紧把屋子收拾好,能住人了我还回来。”
走到了门口再次说道:“记得我每天早上的两个鸡蛋,其余的两餐都给我送到知青点,直接送粮食就行了,你们做的我嫌臭,不照做,后果你们懂。”
虽然穆家受到了损失,但是,该她的东西一点也不能少,少了她会自己找补回来。
就是她找补的不会是他们想看到的代价。
说罢神采奕奕的出了大门,去了知青点。
她们现在一定很想知道事情经过,她去给她们讲讲。
怕大队长又变卦,这次他们一次性请了三天假。
又不是农忙,年底也没有他们的人头粮,要不是知青有补助,他们真的会饿死。
也许是大队长怕他们饿死,只要死不了都要去上工,有工分就有粮食,有的家里有补助,不需要上工也能吃饱饭,大队长怕其余知青觉得不公平,干脆都上工,谁也别歇。
有八卦,不是他们不想看热闹,是因为大队长不做人,只要有干仗的,又有知青在一旁,打架的两方可能不会有事,挨呲的一定是知青。
久而久之,知青点的人都不敢凑热闹,尤其是打群架,更得跑远点,他们还怕被误伤之后,还得给他们村民道歉。
苏毓回到了知青点,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没有客套,都让她赶紧讲一讲发生了什么事。
苏毓把打架的事情讲了一遍,讲的那叫一个身临其境,虽然她没在场,听的人热血沸腾,虽然知道苏毓只是听别人说。
纷纷骂几家人活该,想当初她们响应国家号召来下乡,她们承认她们干活慢,什么都不懂,做错过好几次,但是她们愿意学,也不怕吃苦。
可是村民什么都不教,一味指责她们干的不好,一口吃不成胖子,什么不得一步一步来?
但是村民看不起她们,自始至终高高在上的模样,也不知道在高傲什么。
而且,村子的福利他们是一点都没有挨着,发农具,他们永远是最后一个拿的,分粮食,即便是工分高,也得等村民,包括二流子分完了再分。
最重要的是每年冬天修河渠,修堤坝,不管男女,知青都要去,不去就是不积极参加劳动,扣上资本享乐主义帽子。
现在只要扣上享乐主义的帽子,可是会被下放到农场的。
听说农场里男人都累死了好几个,更别提女人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