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财戒 > 第126章 苏轼《寒江独钓图》

第126章 苏轼《寒江独钓图》(1/2)

目录

苏砚秋把我们请了进去。

她这套豪宅占据了三层楼,也就是三层楼打通,位于大楼顶部,视野开阔。

装修得极为奢华,所有的家具电器都是名牌,散发着高贵的气息。墙壁上挂着一些名家的山水画,虽然我一眼就看出应该是赝品,但这些赝品制作精良,和真品的差别不大,所以非常有格调,为整个套房增添了几分艺术氛围。

在这一刻,我心中甚至产生了一种奢望:

或许《写生翎毛图卷》就在这女人的宝库里面,若是有办法潜入进来,或许可以找到它。

我细细地观察窗外的情况,把每一个细节都死死地记在心里。

可惜的是,想要潜入进来比较难。

虽然说可以从楼顶想办法潜入,但怎么去到楼顶呢?进门之前我看到通道被大铁门封锁了,显然是不允许上去的。

而且,到处都装了摄像头,严密地监控着每一个角落。

我的36变才修炼成了2变,还远远不够啊。得多易容几个身份才行,这样或许才有机会找到突破口。

寒暄一阵后,苏砚秋从书房中取出一幅画。

她的动作优雅从容,仿佛对这幅画充满了信心。

她淡淡地说:“这是苏轼的《寒江独钓图》,是某人从爷爷的遗物中找出来的,保存不当,处于半毁状态。我就高价买下来了。但就我的能力,没办法修复,也不好保存,所以就想转卖掉。”

我接过画,小心翼翼地展开,仔细地欣赏起来。

这幅《寒江独钓图》,采用绢本水墨的形式,纵108厘米,横45厘米。

画面主体是一位身着蓑衣的老翁,独坐于一叶扁舟之上,在寒江之中垂钓。

老翁身形微躬,头戴斗笠,专注地凝视着江面,那神情仿佛已与周遭的天地融为一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蓑衣、斗笠以淡墨勾勒,线条简练流畅,寥寥数笔便生动地表现出其质感与形态,展现出创作者高超的笔墨驾驭能力。

扁舟造型古朴,舟身仅用简单的几笔线条勾勒,却精准地描绘出其轮廓与结构,舟上还放置着简陋的渔具,细节虽少,却能让人感受到渔翁生活的质朴。

江水以留白的方式呈现,仅在舟的周围用淡墨轻轻晕染出几道波纹,以虚写实,巧妙地营造出江面的开阔与静谧之感,仿佛能让人听到水波轻拍船舷的细微声响。

远处的背景是一片苍茫的留白,似是雾气弥漫的天空,又像是无边无际的江面,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