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创新医术(1/2)
当日暴鸢之子命丧后勤兵之手,大家原以为是运气所致,现在才知暴鸢父子遇上了后勤军里的精锐。”尉缭感叹道。
“上天保佑我大秦。”
“使我大秦有此猛将。”
“此定是大王福泽深厚,蒙天眷顾。”李斯即刻举笏高呼。
在他话语落定之后,
满朝文武随之齐声高呼:“大王福泽深厚,蒙天眷顾!”
嬴政素来厌烦谄媚之言,但今日却面露笑意。
“后勤军中藏有这般勇士,确实是天助孤。”
“此等功劳,自当厚赏。”嬴政开怀笑道。
接着,
嬴政转向尉缭:“尉爱卿,赵封此番所建之功该如何奖赏?”
“回禀大王。”
“五百主以下,凭杀敌之功升职。”
“五百主以上,凭斩将破敌之功升迁。”
“赵封身为后勤屯长,斩敌三百,可晋升为五百主,赐爵两级。”
“赵封既立斩将之功,又破敌偷袭之功,可连升两级,爵位再进两级。”尉缭当即上前,大声陈奏。
“这分明是以锐士之功行赏。”嬴政问。
“回大王。”
“如此悍将,自应按锐士之功封赏,难道大王还想让他留居后勤军吗?”尉缭笑答。
嬴政一笑:“我大秦唯才是用,如此良将怎会滞留后勤?”
就在这一刻!
“报!”
“太医夏无且在外求见。”
殿外,禁卫统领任嚣大声奏报。
听见这个名字,
嬴政眼中闪过一丝喜悦,随即挥袖示意:“宣!”
应声而入。
一位身披秦医官服的老者缓缓步入殿内。
见到他,
群臣注视着彼此,无不流露出善意的目光。
“老臣夏无且,拜见大王。”
夏无且步入殿内,深深一揖。
嬴政眼神温柔,语气亦显平和:“夏卿前来,可是有何紧要之事?若有急务,直接进宫告知寡人便可。”
仅从这话里就可看出秦王对夏无且的倚重。
这样的待遇,在满朝文武之中实属罕见。
“臣启大王。”
“蓝田大营发现一位奇才。”
“医道奇才。”
夏无且满脸笑意,兴奋地说道。
看着激动不已的夏无且,嬴政心中也生出几分好奇。
不仅是他,满朝官员皆然。
这位老者谁人不知?
大秦帝国首席名医,医术冠绝一时的夏无且。
能得他称赞为医道奇才的人,必然非凡。
“夏大医,莫非您又收了个天资卓绝的尸体?”尉缭笑问。
“非也,是在军中发现的一位医道奇才。”夏无且转身笑道。
“夏卿,不妨详细说说,是什么样的医道奇才让您特意上奏。”嬴政含笑说道。
他自是察觉到此刻夏无且情绪高涨。
“大王。”
“空口无凭。”
“这是老臣在蓝田大营整理的伤兵存活记录。”
夏无且从怀中取出一封竹简,双手奉上。
站在嬴政身旁的赵高迅速下阶,恭敬接过夏无且手中的竹简,递与嬴政。
嬴政带着好奇展开竹简一看。
瞬间。
神色微微一变
片刻平静之后。
嬴政放下竹简。
“夏卿。”
“你所奏之事,是否属实?”嬴政收起竹简,正色问道。
“此奏报乃由臣的挚友陈夫子亲手拟定并呈递。”
“千真万确。”
“缝合术与淬火消毒法确实有效。”
“陈夫子以三百名重伤员为样本,三百人中有二百七十五人存活,仅二十五人因伤势过重不幸离世。”
“且这些幸存者均未感染七日风。”
“此事若放在从前,简直不可想象。”夏无且神情庄重,然而眉宇间却掩饰不住兴奋之意。
作为医者,能习得更精妙的医术本就是一件值得欢喜的事,而能救更多人,更是让人振奋。
那令人头疼的“七日风”。
自古以来便是难以避开的难题。
而今却有了应对之策。
缝合伤口与止血秘法相结合,使那些濒临死亡的伤员得以大幅止血,辅以药物效果更佳。
听完夏无且的话。
朝堂中的众臣立即明白为何平日极少上朝的夏无且今日竟会突然现身。
对于大秦军队来说,这无疑是一件举足轻重的大事。
每逢大战,伤员众多之际。
这些战士皆为大秦的精锐之士,少有伤亡都极为可惜,何况每次大战都会有上千名伤员,甚至更多。
当然,多数伤者的伤情多为内脏受损或流血不止。
另外,“七日风”也是一大难以规避的问题。
往昔十个重伤员仅有一两个存活已是万幸,如今居然完全反转了局面。
生存几率竟如此之高。
“既然夏卿认可,那么这医术必定有所长处,定能发挥作用。”
“况且已经经过实际验证,实乃天助我大秦。”嬴政朗声说道。
“仅凭这两项创新医术,便能看出此人天赋非凡。”
“老臣恳请将其调至蓝田军医营,由老臣那不成器的尸体指导一番,将来再召回咸阳,老臣愿亲自教授。”夏无且激动地说道。
听到这话。
嬴政嘴角浮现出一抹苦笑。
若是在过去,不论夏无且提出何种要求,嬴政都会应允。
可就在刚才,他已宣布将赵封调往主营,若是让这样一位勇猛将领转职军医,恐怕天下都会嘲笑大秦。
“夏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