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军函(1/2)
不仅本村村民来找赵家母女求医,因她们医术精湛,有些邻村的百姓即便去了县城也没能治好病,可到了赵家母女这儿却轻易痊愈,因此她们的名声逐渐传开,甚至吸引了外乡人前来求诊。
由此可知,赵家母女在村中的地位颇高,深受村民尊敬与照顾。
即便现在家中唯一男儿赵封投身军旅,开垦的土地母女俩无法独自耕种,但村里的年轻人都会主动帮忙,只因赵家母女曾给予村民诸多恩惠。
“嗯。”赵氏点点头,虽心存忧虑,但得知儿子被安排在后勤部后便稍感安心。
“吴老先生。”
“当兵不是有年俸吗?”
“我哥参军快十个月了,怎么还没见到年俸发放呢?”
“以前村里有人参军,每个季度都会发一次年俸,可我哥的怎么这么久?”赵颖好奇地问。
“这或许是因为秦国正在对外征战的缘故吧?”
“一旦国家投入战争,所有资源都会向前线倾斜,年俸发放自然会被耽搁,也许等战事结束,年俸就会发放了。”吴里正沉思片刻后笑道。
“不知我哥一年能拿多少年俸?”
“颖丫头啊,你可别抱太大希望。”
“你吴爷爷也曾从军,虽然不算主战部队的精锐战士,但也属于郡兵。”
“后勤兵虽然不用上战场,危险较小,性命无忧,但在福利待遇上,别说比不上精锐战士,就连普通郡兵都不如。”吴里正笑着说。
“啊?”
赵颖有些失望。
接着又好奇地问:“精锐与后勤兵的区别只是上不上战场吗?”
“那可不对。”
“精锐是有尸体的,能得到朝廷赏赐的土地,哪怕是一级爵位的精锐一年的俸禄也能让一家人生活富足。”吴里正笑道。
“吴老先生家里的土地莫非也是朝廷赐予的?”赵颖不解地问。
吴里正捋须而笑:“没错,当年我虽是郡兵,但也得过爵位,自然有朝廷赐予的土地。”
“这就体现了不同之处,精锐为国奋战,靠军功晋升;而后勤兵负责清理战场,机会较少,地位自然也不如精锐。”
听罢。
赵颖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这是她第一次了解到这些事情。
“比起那些出人头地、战场立功的事,我更盼着哥哥能平安归来。”赵颖带着笑意说。
“哈哈。”
“对您娘俩来说或许是这样,毕竟你们靠医术养家糊口,可对那些没技能的人家,尤其是背负重担的家庭,当锐士领那份薪饷成了唯一的出路。”
“好了。”
“我说这些也是多余。”
“总之,过不了多久,你家那个赵封小子肯定能回来。”
“至于薪饷,等官府分发时,我会帮忙安排,你们娘俩别急。”吴里正笑着对赵氏母女说道。
“多谢吴爷爷告知我哥的消息。”
“不然我娘都要愁死了。”赵颖赶紧向吴里正道谢。
……
“无妨。”
“往后我会留意赵封的情况,一旦有消息就通知你们。”吴里正笑着说。
赵氏母女自然是一再感谢。
待吴里正走后。
“娘,这下您可以安心了。”
“哥在后勤部,很安全。”赵颖笑着道。
“只要他能平安回来,什么都好。”赵氏也笑了。
得到吴里正的消息,确实让她们宽心不少。
“娘,您回屋歇着吧。”
“药材的事交给我。”赵颖笑着对母亲说道。
“嗯。”赵氏点点头,也没再多言。
现在她也有盼头了,再过一年,儿子就能回家了。
……
咸阳!
一座靠近王宫的宅邸。
王嫣身着黑红相间的长裙,缓缓从马车上走下。
府门前,
一位中年妇人快步迎上前来。
“嫣儿,你总算回来了。”
“娘一直在挂念你呢。”
“来人,备饭。”
看到从马车下来的王嫣,中年妇人满脸欢喜地喊道。
王嫣慢慢走近,向母亲行了个女子礼,喊了声:“娘。”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王氏紧紧握住女儿的手,拉她往府里走去。
王嫣仰望府邸匾额上的“王府”二字,随着脚步踏入这片宅院,心中苦涩自生:“费尽心机试图改变,逃避许久,终究难逃命运,还是回来了。”
“不过……”
“我终究有所改变,将自己的未来托付给了真心所系之人。”
……
秦王宫,章台宫中。
“臣有奏报。”
“王翦上将军之女已返回咸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