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我在大秦捡尸成神 > 第51章 领兵回营驻扎咸阳

第51章 领兵回营驻扎咸阳(1/2)

目录

天下既已平定,秦朝统一华夏后,军功制度便失去了意义,曾经崇尚武力的国家就此瓦解。

即便秦始皇健在,还能统领百万大军安定天下,可一旦他驾崩,局势便难以控制。”

“内部隐患,实在巨大。”

然而此刻,

赵封虽知晓历史,却也洞察到秦朝未来因军功制度而生的弊端。

该怎么说呢?

眼下看来,这问题无法解决。

如今军功制度确实促进了大秦统一,实为利,而非弊。

关键在于未来的走向。

“上将军,请接旨吧。”蒙毅转身对王翦说道。

王翦同样十分严肃,躬身行礼后双手接过圣旨:“臣王翦,代表蓝田大营锐士恭迎王诏。”

“大王有旨。”

“自即日起,上将军领兵回营,驻扎咸阳。”蒙毅再次正色说道。

“臣领旨。”王翦立即点头。

“这次我带来了三道圣旨,其一是给上将军的这份,其二是给主战营李腾将军的,最后一份则是专门赐予此次灭韩的最大功臣。”

“不知赵封都尉是否在军营之中?”蒙毅环顾四周,高声问道。

“都尉赵封,速速登台!”

王贲立刻喊道。

“都尉,轮到你了。”

章邯、魏全等人满怀期待地注视着他。

在此时此地,他们依然称呼他为都尉,而非主上。

在这众目睽睽之下,赵封略显紧张,但更多的是兴奋。

秦王的封赏旨意不仅意味着职位提升,更如同开启宝藏一般令人向往。

在众多目光的注视下,

赵封缓缓向点将台走去,步伐稳健,毫无慌乱。

整个校场上的士兵们也都对赵封充满兴趣。

蓝田大营里,赵封斩杀韩军主帅、攻破韩国国都、俘虏韩王的威名早已传遍四方,声望颇高。

“果然和传闻一样,这位赵封都尉竟然这么年轻。”

“是啊。”

“如此年纪轻轻,却建立了如此惊人的功勋。”

“这次封赏,赵都尉必将成为我们蓝田大营最年轻的将军了。”

……

看着赵封缓步登上点将台的身影,军营中的将士们心中无不震撼。

谁能想到赵封竟这般年轻?

更没想到如此显赫的战功竟全由他一人建立。

在无数目光注视下。

赵封登上高台,来到王翦面前。

“末将拜见上将军。”

“拜见王使。”

赵封恭敬行礼。

“秦王诏命!”

“都尉赵封听旨!”

蒙毅毫不迟疑地取出另一道诏书,高声宣读:

“臣赵封敬聆圣旨。”

“吾大秦兴师伐韩,在作战过程中涌现出众多功臣。”

“阅战报后,独赞赵封为佼佼者。”

“从后勤转战前线,面对困境无所畏惧,率军对抗韩军精锐,坚守不退,战而不溃,彰显秦人士兵无论身处何职,均有赤诚之心,赵封正是这样英勇之士,粉碎敌军断粮之计,令寡人铭记于心。”

“赵封,乃秦之勇将,秦之猛士,堪为典范。”

“赵封之功,杀暴鸢,破韩都,斩韩相,擒韩王,功劳卓著。”

“依吾大秦军尸体,应予重赏厚封。”

“特升赵封为副将,统领五万大军,协助主将镇守颍川。”

“晋爵四级,封左庶长,年俸五百石,赐良田千亩,免两年赋税,未发之薪金以左庶长之禄补足其家。”

至此,蒙毅的声音戛然而止。

显然诏书已宣读完毕。

“秦王,气魄非凡。”

听到这份诏书,赵封先是一怔,随后面露喜色。

虽然赵封的战功确实该得此封,但按照军功制度,能获此封并非易事,尤其是在都尉以上的将领中。

都尉之上即称将军。

将军不仅是职务上的提升,更是身份的飞跃,即便不再领军,仅凭这一身份也可在地方谋得优职。

如今赵封被封为副将,年仅十六岁便身居高位,在当今的大秦乃至整个天下,恐怕无人能及,无人能在如此年纪享有这般权势。

并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