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我在大秦捡尸成神 > 第54章 降卒重组

第54章 降卒重组(1/2)

目录

看着依然坚定不移的赵封,李腾忍不住将目光转向了蒙毅,脸上写满了无奈。

“李将军。”

“我觉得赵将军也许真的能改造投降的士兵,提升他们的战斗力。”

“为何不给他一次机会呢?”蒙毅微笑着建议道。

“但这是否需要向大王报告呢?”李腾显得有些迟疑。

按照过去的惯例,投降的士兵通常会被贬为奴隶,作战时则被直接送上战场充当炮灰,从无整编的先例。

“我在颍川之后,大王已经明确指示——投降的士兵可以交由我调配使用。”

“既然赵将军有意于此,不妨让他试试,若不行的话,再按常规处理也不迟。”

“这件事,我就替李将军决定了。”蒙毅轻声一笑。

接着,他转向赵封:“我给你三万投降的士兵,无论你如何训练、如何重组,李将军都不会干涉,但你要记住长平之战的教训。”

话里话外,

含义相当清晰。

长平之战中,秦国俘虏了赵国四十多万军队。

为何不进行整编?

为何要全部尸体?

归根结底,投降的士兵不能被整编,更不能为己所用。

留着他们当奴隶太多,会消耗国家的粮草储备;放走他们又未对赵国造成实际伤害。

假使当时有别的选择,那些赵国的四十万投降者便不会丧命。

“请蒙郡守放心。”

“末将明白了。”赵封迅速回应。

“李将军。”

“战事刚结束,朝廷的奖赏也已下达。”

“你还是先去重新组建部队吧。”蒙毅再次笑着对李腾说道。

“好的。”

李腾点头同意。

灭韩之战看似胜利,却也牺牲了不少精锐战士,还有一些因伤致残的士兵不得不退役返乡。

这些退伍的士兵并非全是普通兵卒,其中还包括一些特殊人才,甚至有军侯、都尉以及统领万人的将领。

城中的军营议事殿里,赵封端坐于主位,四周站着五个万将和十个都尉。

赵封对章邯和陈涛最为熟悉,尤其章邯是他所熟知的万将之一,而陈涛曾是他的上级,现在却成了他的部属。

这种转变让陈涛心中颇多不满,却又无力改变。

议事殿中其余的都尉,赵封也认识几位,其中刘武便是其中之一。

陈涛和刘武内心对赵封升迁迅速感到不安,但也只能接受现状。

“参见赵将军。”众将纷纷向赵封行礼。

“诸位请坐。”赵封温和地示意众人坐下。

“一天时间,本将已将麾下的五个万将营重新整编完毕,每营现有兵力约七千四百人,只是暂时兵力不足,军制也不够完善,不过等年后新兵入营后,这些问题就能解决了。”赵封缓缓说道。

“将军。”章邯微笑道,“战事已定,兵力不足无碍,我们何时出发去渭城?”

“各位认为何时出发较为合适?”赵封并未立刻决定,而是问其他万将的意见。

“一切听从将军号令。”其他四位万将异口同声答道。

“大军行军需要准备粮草,渭城距离新郑骑兵需五天路程,我们拔营出发至少需要半个月。

再加上有三万降卒随行,时间会更长。”

“既然如此,那就明日启程。”赵封思索片刻后说道。

“赵将军。”

“末将以为。”

“收编降卒之事尚可商榷。”

“我军兵不满五万,若这三万降卒反叛,局面将难以收拾。”

“即便在渭城将他们控制住,后续整合依旧会引发不小的动荡。”一位万夫长起身,语气严肃地说道。

“末将赞同。”

“降卒之患,非我大秦军中独有,天下皆知。”另一位副将也站了起来。

“末将亦表同意。”

除章邯外,赵封手下的四位副将全都站出来劝谏。

在他们眼中——

不对,在全军将领眼中,赵封想要收编降卒无疑是个糊涂之举,纯属没事找事。

望着面前四人,赵封微微一笑:“陈将军,为何不替本将引荐一下这几位将军?”

“末将赵佗。”

“末将吴越。”

“末将齐升。”

没等陈涛说话,三人便主动报出了自己的名号。

“赵佗?”

此言一出,赵封的目光立刻聚焦在这自称赵佗的将领身上,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异样。

“南越武王,赵佗。”

“那个凭五十万秦军自立门户的赵佗,历经秦汉风云的赵佗。”

“这家伙居然现在成了我的部下。”

看着眼前的赵佗,赵封心中涌起莫名的感觉。

这家伙,真是个狡猾至极的人,也是个聪明绝顶的人。

秦末之际。

秦已濒危,赵佗始终保持观望态度,待到秦亡之后,他更是欣然自立。

“南越武王,镇守岭南,最终尸体建国,这确实是一桩美差。”

“等到秦统一天下后,我便前往岭南镇守。”

“随后静观局势变化,直至秦末,再率驻守大军北上,夺取天下。”

听到赵佗的名字时,赵封脑海中瞬间勾勒出未来的蓝图。

毕竟,镇守岭南这份差事太过诱人,无比契合未来坐山观虎斗的策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