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正视自己的心结(1/2)
吴里正也立刻附和:“颖丫头说得在理,重名重姓的人太多了,应该不是一个人,所以赵家的,你不用紧张。”
“而且照目前形势来看,估计用不了多久战事就会结束。”
“毕竟韩国的主将都死了。”
“等战事结束,或许就能收到军中的书信了。
还有,赵封那小子的军饷不是一直没发吗?这次战事结束后,应该就能发了,到时候问问具体情况就知道了。”吴里正立刻笑道。
“嗯。”
“吴爷爷说得没错。”
“我们就安心等消息吧。”赵颖连连点头。
“我知道了。”赵氏点点头,但神色依旧忧心忡忡。
“但愿调去主力营的不是赵封,战场上生死难料,我实在不愿。”赵氏心中默默祈祷。
与此同时!
咸阳,王宫,章台宫!
夜幕降临。
灯火辉煌。
今日秦王破例没有批阅奏章,而是在殿内与一人对坐,桌上摆着酒菜。
身为国君的嬴政亲自为面前的人斟酒。
一看。
此人正是当朝御医,夏无且,也是秦国最受敬重的御医。
“岳父。”
二八零
"今日是阿房三十一岁的诞辰,也是阿房离开我们的第十七个年头。
"
"无需多言,为了阿房,干杯。
"
嬴政嘴角微扬,带着一抹怀念,举起酒杯。
夏无且沉默片刻,随后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接着,他略显哀伤地道:
"天下之大,还能记得阿房的人恐怕就只有我们两个了。
"
"岳父请放宽心。
"
"我必定能找到阿房,无论天涯海角,我都会将她寻回。
"嬴政语气坚决。
秦统一六国!
嬴政不仅继承了历代先王和老秦人的愿望,心中还有着更强烈的渴望。
即便在秦无法找到自己最爱的人,也要在一统之后全力以赴寻找。
"我会一直等待,等待那一天的到来。
"
"或许是为了阿房,但更多是为了天下太平。
"
"你可知当年为何放弃安稳的赵国医官职位,带着阿房与你逃往秦国?
"夏无且轻笑一声。
"因我和阿房情投意合。
"
"岳父只有阿房这一个女儿。
"嬴政毫不犹豫地说。
然而话音刚落。
夏无且却摇头否定了。
"不是这样吗?
"嬴政略显惊讶。
"当年你险些在赵国囚牢中被赵卒淹死,是申越抱着你来找我,那也是我第一次见到你。
"夏无且缓缓道。
"那天,我也第一次见到了阿房。
"嬴政脸上浮现一丝温柔笑意,满含回忆。
"从那以后,
"
"你就住在我家隔壁。
"
"申越教你如何成为君主,多年来相处,我见证了你身上散发出的王者气质,也听到了你对阿房的承诺。
"夏无且继续说道。
"我对阿房的承诺!
"
嬴政低声重复,眼中浮现出追忆之色。
回想过去。
那时他还作为人质滞留在赵国。
那一天。
嬴政与阿房同行时,目睹了邯郸城中的种种不公,看到了饥饿致死的百姓,听闻了战乱带来的伤亡。
就在那天。
阿房归家后郁郁寡欢。
身为医者之女的她心怀仁慈,看到他人离世自然心生怜悯。
而那一天。
年仅十岁的嬴政向阿房立誓。
"阿房,
"
“待我归秦,若成秦王,定要改弦易辙,止戈息武,使黎民安居乐业。”
“医者之力有限,救得几家几户,若我为君,则可泽披万方,一统六合。”少年时的宏愿,仿若誓言。
这些话语,不仅入了阿房之耳,连夏无且也听了个分明。
“老夫当年怎会说出这样的话。”
回过神来,嬴政虽笑,却含几分酸意。
“若非听见你此言,我当年断不会携阿房追随你。”
“多年从医,我治愈者难以计数,但见惯疾苦,最痛心的不是疾病,而是饥馑与战乱,这才是苍生大患。”
“此言甚是。”
“一人之力何足道哉?终难扭转乾坤,百姓依然惨死,列国纷争不止,必有无穷亡魂,唯有合而为一。”
“这也正是我当年领阿房投秦的缘故啊!”夏无且由衷感慨。
“如今思来,我倒是盼着老丈没听见那些话。”
“我对不起老丈。”
“阿房落入他人之手,生死未卜。”嬴政苦笑中满是歉意。
见状。
夏无且执起酒壶为嬴政斟酒,柔声说道:“当年之事,我都看在眼里,这非你本意,乃因我家阿房卷入权谋之争。”
“初登大宝,又怎能制伏众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