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质疑赵封的功绩(2/2)
李斯话音刚落,他麾下的新贵们纷纷附和:“臣等附议。”
明眼人都能看出扶苏对屠睢的拉拢,李斯怎会坐视不理?这种表面的好意岂能轻易送出?
再者,李斯深知嬴政的性格。
屠睢虽在雍城驻守,却至关重要,嬴政任命他为统领便是对其信任的表现。
此次太后平安归来,不过是小事一桩,无论是否有人求情,结果都不会相差太多。
看着朝堂上这么多人为屠睢求情,嬴政微微点头:“诸位卿家所言甚是。”
这次屠睢确实有过失,但他随后积极补救,找到了太后,避免了重大失误。
“寡人,决定赦免屠睢的过错。”
听到这句话后,那些替屠睢求情的大臣们都随声附和:“大王英明。”
然而此时,
屠睢再次出声:“禀报大王,太后并不是我拦截回来的,救回太后另有其人,我只是把她送回。”
“嗯?”
嬴政眉头微皱,略显惊讶:“另有其人?”
“此次盗匪故意制造假象,让我毫无头绪。
后来才知道他们从渭水顺流而下,打算进入魏国。”
“我带领手下禁卫追赶,却始终追不上,眼看他们就要进入魏国境内,我也可能就此丢失太后……”
说到这里,
屠睢眼中掠过一丝后怕,话音也停滞了片刻。
然而朝堂中的大臣却被屠睢的停顿惊住了。
“屠统领,到底是谁救下了太后?”一名大臣疑惑地问。
“是驻守渭城的赵封将军。”屠睢高声答道。
其实,屠睢完全可以把这份功劳揽到自己身上,只要安抚好自己麾下的精锐士兵,就算日后有人调查,赵封身边只有他的贴身侍卫,也没有人能知晓真相。
但屠睢并不是那种小人。
这次他能将赵姬找回,全靠赵封的相助,这是对他的救命之恩,也是对雍城禁卫军众多兄弟的救命之恩。
如果这份功劳他也要据为己有,那他便不配做人。
赵封的名字一出口,整个朝廷顿时一片震惊。
所有人都露出了惊愕的表情。
包括坐在王座上的嬴政也不例外。
“怎么这事情竟然会牵涉到赵封?”王翦忍不住开口。
此刻他还压着自己女儿怀孕的事没告诉赵封,归根结底,王翦还是想对赵封保持几分敬意。
“赵封?”
韩非眼前一亮。
虽然只与赵封相处了短短数日,但赵封那特立独行的行为方式,以及远超常人的谈吐,屡次让韩非哑口无言,这令韩非记忆犹新。
他已经有几个月没见到赵封了。
说起来,
韩非确实挺想念那个让他几天都说不出话来的赵封。
要是赵封知道了,
一定会回怼一句:“你这个人真是贱骨头,甜言蜜语不爱,偏要骂人。”
“屠统帅,难道是你事先通知了赵封将军,才使得他顺利救回了太后?”
一直沉默的淳于越突然开口问道。
韩非听后微微蹙眉,但他只是扫了一眼淳于越,并未说话。
他心中也没底。
若是屠睢顺着淳于越的意思,承认确实是他派人提前告知了赵封拦截贼人,从而救下了太后。
那么这份功劳的关键便落在屠睢身上,毕竟没有屠睢的通知,赵封也不会去拦截。
显然,这是淳于越有意为之。
“如果屠睢是明智之人,定会对此心存感激。”
“赵封。”
“我派孟甲去劝他解除与王家的婚约,他竟将孟甲打得遍体鳞伤。”
“这功劳绝不能让赵封占去。”淳于越心中暗自阴沉地想。
当他派出的大尸体从颍川回来时,那满身的伤痕无疑是在扇他的耳光,更是在打长公子扶苏的脸。
虽说扶苏对此事不知情,但淳于越自认代表了扶苏,他是长公子的老师,是当今大王钦点的。
赵封打了孟甲的仇,淳于越铭记于心。
此次他自然是要使绊子了。
然而,
屠睢根本无意吞下这份功劳,他也并未察觉到淳于越话中的深意。
“说起来,这件事我除了告知麾下的禁卫军以及大王派遣的围剿贼人的四支郡兵外,从未向其他人透露过,更别提远在千里之外颍川的赵封将军了。”
“我之前根本不认识赵封将军。”
“这次赵将军成功拦截贼人、救下太后,纯粹是一个意外。”
屠睢诚实地说道。
看着屠睢不按常理出牌,淳于越有些急了。
“若不是屠统领派人告知,赵封怎会在渭水之上如此巧合地拦截?”淳于越有些失去理智地说。
见淳于越如此,嬴政眉头微皱。
“淳于太傅。”
王绾忍不住叫了一声。
扶苏的支持者都不愿看到淳于越在此时出丑,毕竟大家是一个阵营的。
韩非忍不住问淳于越为何一直质疑赵封的功绩。
几天相处下来,韩非与赵封有了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看到淳于越的态度,韩非终于按捺不住。
淳于越听到韩非的话后,脸色有些怪异,却也只能回应。
屠睢已经表明,赵封截留贼人救太后纯属意外,但淳于越仍坚持怀疑。
韩非笑着反问他为何不信这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