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后赵武帝:石虎(2/2)
在文化方面,石虎喜好儒学。他于建武五年(公元339年)命诸郡国立五经博士,又置国子博士、助教,传授儒学。建武九年(公元343年),他还命国子博士前往洛阳刻写石经,命国子祭酒聂熊注解《糓梁春秋》,将其作品陈列于学宫,扩大了儒学的影响,促进了胡族融入中原社会的进程。同时,石虎也推崇佛教。他认为“佛是戎神,正所应奉”,借佛教实现政权的合理化。天竺僧人佛图澄在石勒继位前,多次为他预言战事成败,其预言多有验证,石勒十分信服。石虎继位后,对佛图澄礼遇更甚,时常派司空李农问候日常起居。他还推翻了汉晋以来禁止汉人出家的禁令,允许汉人出家为僧,使得佛教在后赵境内得到了广泛传播。
穷兵黩武,内外征伐
石虎是一个野心勃勃的统治者,他在位期间,不断发动战争,试图扩大后赵的领土。他先后对段氏鲜卑、慕容鲜卑、东晋和前凉等政权用兵,其中规模最大的莫过于对段氏鲜卑的讨伐。
鲜卑首领段辽曾多次率兵侵扰后赵边境,前燕也常被段辽攻打。公元337年,前燕皇帝慕容皝派扬烈将军宋回前往后赵称臣,希望后赵出兵与前燕共同攻打段辽,并将自己的弟弟宁远将军慕容汗送给后赵作为人质。石虎十分高兴,与慕容皝秘密约定次年出兵。
公元338年,石虎招募骁勇善战的士兵三万人,授为龙腾中郎。又任桃豹为横海将军、王华为渡辽将军,率领水军。任支雄为龙骧大将军,姚弋仲为冠军将军,率领步兵和骑兵,前往讨伐段辽。三月,后赵军队一路行进,段辽掌控的多地的地方官员均来归降。段辽因其弟段兰战败,率领亲族奔逃至密云山(今北京市密云区)。石虎命将军郭太、麻秋率兵追赶,在密云山上俘获了段辽的母亲和妻子。段辽孤身逃走,派儿子段乞特真向石虎进献名马,石虎收下了献礼。石虎进入段辽的令支宫,对将士们论功封赏,士大夫中有才能德行的,都予以提拔。
在攻打段辽的过程中,石虎与前燕之间也产生了矛盾。石虎准备攻打慕容皝,他派遣使者四处游说,招纳民众。前燕的成周内史崔焘、居就县令游弘等人都响应,但乐浪(今朝鲜平壤)太守鞠彭等人则坚守城池。后赵军无法攻城,只得退兵。慕容皝派儿子慕容恪率兵追击,后赵军大败。此后,石虎又多次进攻前燕,但都未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除了与鲜卑的战争,石虎还向南攻打东晋。公元339年,石虎命太尉夔安为大都督,率领石鉴、石闵、李农等五位将军,率兵南下进犯荆州和扬州。又派两万骑兵进攻邾城(今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后赵军队攻势凶猛,斩杀了东晋的将军蔡怀,又攻陷沔南(今湖北省洪湖市)、邾城等地。东晋的竟陵太守李阳率兵抵抗,打败夔安,夔安才率兵离去。在返回后赵的途中,后赵军队还大肆劫掠,挟持了大量民众,将其带回幽州、冀州。
此外,石虎还与前凉发生过多次战争。他命中书监石宁为征西将军,率兵二万与将领麻秋共同进攻前凉。前凉皇帝张重华任命谢艾为军师将军,迎击后赵军队。谢艾指挥若定,后赵军以为有伏兵,畏惧后退。谢艾乘势进攻,大败后赵军,麻秋单身逃走。其后,石虎又派征西将军孙伏都、将军刘浑与麻秋会合,再次进攻前凉,结果再次大败。
频繁的战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后赵的领土,但也给国家和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大量的人力、物力被消耗在战争中,百姓生活困苦,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宫廷内乱,父子相残
石虎的统治后期,宫廷内部发生了一系列内乱,父子相残、兄弟相争的悲剧不断上演。
石虎的长子石邃被立为太子后,因不满石虎对自己的严厉管教和对其他兄弟的宠爱,逐渐变得行为乖张、荒淫无道。他不仅沉迷于酒色,还做出了许多令人发指的事情。他经常在夜里带领手下闯入大臣家中,奸淫他们的妻妾。他还将自己的姬妾杀死,把她们的头颅砍下来,放在盘子里,与大臣们一起欣赏。石邃的行为引起了石虎的极大愤怒,他多次严厉斥责石邃,但石邃却不思悔改。
最终,石邃试图发动政变,杀死石虎,夺取皇位。但他的计划被石虎察觉,石虎立即采取行动,将石邃幽禁起来。不久后,石虎下令将石邃及其党羽二百多人全部杀死,石邃的妃子张氏,连同男女共二十六人合葬在一口棺材内。
石邃死后,石虎立次子石宣为太子。然而,石宣也没能逃脱权力的诱惑,他对石虎宠爱石韬十分不满。石韬是石虎的另一个儿子,他聪明伶俐,深得石虎的喜爱。石宣担心石韬会威胁到自己的太子之位,于是决定除掉石韬。
公元348年,石宣派人暗杀了石韬。石虎得知石韬被杀后,悲痛欲绝。他经过调查,发现是石宣所为,顿时怒不可遏。他下令将石宣囚禁起来,并用铁环穿透石宣的两额锁着。又将他的饭菜倒入大木槽,使石宣进食时像猪狗般。最后,石虎在邺城城北将石宣施以极刑,用火烧死。他还把石宣的灰烬分散到名门道中,任人、马、马车的辗踏。为了以绝后患,石虎还将石宣的妻、子九人杀死。石宣的卫士、宦官等数百人也被车裂,尸体被投进漳河。
这场宫廷内乱使得后赵的统治元气大伤,父子相残的悲剧也让石虎陷入了深深的痛苦和自责之中。他的身体和精神状况逐渐恶化,后赵政权也开始走向衰落。
身死国灭,功过千秋
公元349年,石虎正式称帝,定年号为太宁。然而,此时的他已经病入膏肓,身体每况愈下。同年,石虎因病逝世,享年五十四岁。他死后,谥号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安葬于显原陵(今河北邢台百泉村)。
石虎死后,后赵政权陷入了更加混乱的局面。他的儿子们为了争夺皇位,展开了激烈的争斗。石世继位后不久,就被石遵废黜。石遵又被石鉴杀死。而石鉴在位期间,后赵的大权实际上掌握在冉闵手中。冉闵是石虎的养孙,他在混乱中崛起,逐渐掌握了军权。公元350年,冉闵发动政变,杀死石鉴,推翻了后赵政权,建立了冉魏。
石虎的一生充满了争议。他在军事上确实有着卓越的才能,为后赵政权的建立和扩张立下了赫赫战功。他在统治初期,也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措施,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然而,他的残暴、荒淫和专横却让他成为了历史上臭名昭着的暴君。他的统治给百姓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使得后赵政权在他死后迅速走向灭亡。
石虎的故事,是一个关于权力、欲望和人性的故事。他的一生,既展现了一个人在乱世中崛起的传奇经历,也揭示了权力的腐蚀和人性的弱点。他的功过是非,成为了后人评说的对象,也给历史留下了深刻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