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帝道无疆:龙椅上的千年印记 > 第85章 后燕昭文帝:慕容熙

第85章 后燕昭文帝:慕容熙(1/2)

目录

慕容熙:乱世中的荒唐帝王

在十六国那烽火连天、政权更迭如走马灯般的动荡岁月里,慕容熙的名字,犹如一颗划过夜空却散发着诡异光芒的流星,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却又充满荒诞与悲剧色彩的一笔。他的一生,从初封河间王时的默默无闻到登上后燕皇位的风光无限,再到最终身死国灭的凄凉结局,其间的跌宕起伏、悲欢离合,令人唏嘘不已。而他那“昭文皇帝”的谥号,更像是对他一生的辛辣讽刺,背后隐藏着无数令人瞠目结舌的故事。

年少封王,乱世蛰伏

公元385年,慕容熙出生于常山郡,他是后燕成武帝慕容垂的幼子,自幼便生活在动荡不安的乱世之中。作为鲜卑皇族的后裔,慕容熙在年少时便被封为河间王,尽享荣华富贵。然而,这份荣耀背后,却是国家的风雨飘摇和家族的命运多舛。

当时的天下,前秦在苻坚的统治下一度统一了北方,但淝水之战的惨败,让前秦的统治瞬间土崩瓦解。慕容垂趁机恢复燕国,史称后燕。然而,后燕在建立后,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危机。内部权力斗争不断,外部又有北魏等强敌的威胁。在这样的环境下,慕容熙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光。

永康元年(396年),慕容垂去世,慕容宝即位。慕容熙随兄慕容宝奔赴龙城,被拜为司隶校尉。此时的慕容熙,虽然年轻,但已经展现出了不凡的气质和野心。他深知,在这个乱世之中,只有拥有足够的权力和实力,才能保护自己和家族。

永康二年(397年),段速骨作乱,慕容氏的诸王多被杀害。年仅十三岁的慕容熙,却因向来受到高阳王慕容崇的喜爱,而慕容崇又是段速骨一党,因此慕容熙幸免于难。这场变故,让慕容熙深刻地体会到了权力的重要性和残酷性。他开始暗中积蓄力量,等待着属于自己的机会。

永康三年(398年),兰汗篡位。当时慕容垂活着的儿子只剩慕容熙,兰汗为了稳定局势,封他为辽东公,承继燕祀。然而,慕容熙并没有满足于这个虚衔。不久之后,他的侄子慕容盛杀兰汗复国,慕容熙被降爵为河间公,但同时被拜为都督中外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尚书左仆射,兼任中领军。慕容熙在这个职位上,逐渐掌握了后燕的军政大权。他跟随慕容盛征伐高句骊、契丹,每次都表现得极为勇敢,深得慕容盛的称赞。慕容盛甚至认为,慕容熙英武果敢,有祖父慕容垂的风范,只是韬略稍逊一筹。

私通丁后,登基为帝

长乐三年(401年),慕容盛被部下杀害。一时间,后燕的朝堂陷入了混乱之中。大臣们商议立新君,中垒将军慕容拔、冗从仆射郭仲等人认为国家多难,宜立长君,于是向太后丁氏建议立素有贤名的平原公慕容元(慕容盛的弟弟)为王。这个建议得到了多数大臣的赞同。

然而,丁太后却有着自己的打算。丁太后本是个风流女子,中年丧夫后,孀居中宫,独守空房。慕容熙身为皇叔,时常出入宫禁,拜谒太后。一来二去,两人竟不顾叔嫂身份,暗生情愫,凑成了一番露水姻缘。如今慕容盛已死,慕容熙便趁机向丁太后提出,希望她能拥立自己为帝。丁太后早已被慕容熙迷得神魂颠倒,对他的话言听计从。于是,丁太后连夜修改诏书,废黜太子慕容定,把慕容熙迎进皇宫。

次日早晨,群臣入朝,见大势已变,胆小的早伏下身去,上表劝进。丁太后顺势宣布:“国家多难,太子年龄尚幼,恐难当大任,朕已决定废黜。河间公慕容熙德高望重,才智过人,堪当大任。朕已决定立他为君。”就这样,慕容熙在丁太后的支持下,登上了后燕皇帝的宝座。而那个颇有口碑的平原公慕容元和废太子慕容定,不久便被慕容熙杀掉了。

慕容熙当上皇帝以后,出于对丁太后的感激,起初对她宠爱有加,一退朝便去宫中与丁太后调情取乐。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时间的推移,慕容熙对丁太后逐渐厌倦。此时的丁太后,不管如何艳媚,终究是残花败叶,不及嫩柳娇枝,早已提不起慕容熙的兴趣了。

喜新厌旧,宠妃误国

光始二年(402年),慕容熙遇到了一对姐妹花——苻娀娥和苻训英,她们是原前秦中山尹苻谟的女儿。这对姐妹花天生丽质,国色天香,尤其是妹妹苻训英,性格活泼可爱,一下子就吸引住了慕容熙。从此,慕容熙便把他的全部心思都放在了这姐妹俩身上,将丁太后抛诸脑后。

丁太后对此又气又恨,她没想到自己为慕容熙付出了这么多,最终却落得个被抛弃的下场。于是,丁太后与哥哥的儿子七兵尚书丁信策划废黜慕容熙,改立章武公慕容渊为帝。然而,他们的计划被慕容熙得知。慕容熙大怒,他逼迫丁太后自杀,以皇后的礼节安葬,追谥她为献幽皇后。随后,慕容熙又诛杀了慕容渊和丁信。

解决了丁太后的威胁后,慕容熙更加肆无忌惮地宠爱苻氏姐妹。光始三年(403年),慕容熙册封苻训英为皇后,苻娀娥为昭仪。为了博美人一笑,慕容熙不惜倾尽国库,大兴土木。同年五月,慕容熙大规模地建筑龙腾苑,方圆十多里,征发役夫两万多人。在苑内筑起景云山,东西长五百步,山高十七丈。又建起逍遥宫、甘露殿,房挨着房有数百间,观阁相接,蔚为壮观。还开凿天河渠,引渠水进入宫中。为了给苻昭仪挖掘曲光海、清凉池,时值六月酷暑,营建的士卒不得休息,中暑饥渴而死的人竟然超过了一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