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后秦文桓帝:姚兴(2/2)
他重视律法,兴办律学,训练县吏的断狱能力。姚兴认为,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保障,只有公正执法,才能让百姓安居乐业。他惩治污吏,下令释放奴婢,减轻了百姓的负担,提高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姚兴大力提倡儒学,推崇佛学。他好读书,每于听政之暇,讲论经籍,错综名理,这使得长安城儒风盛行,儒者云集。他在长安设立太学,招收各地学生,培养了大批人才。隆安五年(公元401年),姚兴攻伐后凉,亲迎名僧鸠摩罗什入长安,待以国师之礼。他经常带领众僧去逍遥园听罗什讲经,并为罗什组建译场,让罗什主持翻译佛经之事。姚兴本人也参与翻译,“罗什持胡本,兴执旧经,以相考校”,总共翻译佛经三百余卷。在姚兴的推动下,后秦国内佛学兴盛,“事佛者十室而九”。
姚兴还关心百姓疾苦,鼓励农业建设。他下令减轻百姓的赋税负担,让百姓能够安心生产。他还兴修水利,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了农业产量。在他的统治下,关中地区出现了“俗阜年丰,远安迩辑”的繁荣景象。
诸子争位,内乱频生
姚兴晚年,由于征战过多消耗国库、苛捐杂税增加,国家经济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而以其子姚泓与姚弼为首的诸子争斗,更是严重影响了后秦的政治根基。
姚弼是姚兴的儿子,因他颇受宠爱,姜纪也来依附他。姜纪阿谄奸诈,喜好挑拨别人的亲属关系。姚弼担任雍州刺史时,镇守安定,与姜纪暗地里商量想回到京城,在姜纪的建议下,在常山公姚显周围培植亲信。弘始十三年(公元411年),姚兴任命姚弼为尚书令、侍中、大将军。姚弼已经占据将相之位,他虚心待人,结交朝中大臣,权势超过太子,于是产生了夺取太子之位的图谋。
左将军姚文宗被太子姚泓宠幸,广平公姚弼非常憎恨他,就诬陷姚文宗对姚兴有怨言,并佐以证人。姚兴大怒,让姚文宗自尽。自此以后,群臣都畏缩谨慎,不敢说姚弼的短处。
姚兴卧病在床时,逆贼李弘在贰原造反,贰原的氐族人仇常也起兵响应。姚兴带病领兵讨伐他们,杀了仇常,活捉了李弘方才回军,将仇常的部下五百多户迁往许昌。
姚兴病重时,姚弼暗地里准备叛乱,招集数千人,披甲埋伏在他的府第中。姚兴知道后,不顾大臣依法处置的建议,免去姚弼尚书令的职务,以将军、广平公的身份留住私宅。
姚弼憎恨被姚宣诽谤,于是在姚兴面前诬陷姚宣。恰巧姚宣的司马权丕来到长安,姚兴指责权丕对姚宣无辅佐之功,准备杀他。权丕性情奸巧,捏造罪状诬陷姚宣。姚兴大怒,将姚宣逮捕入狱,不顾大臣对姚弼心思的担忧,派姚弼带领三万人马镇守秦州。
白虹贯日,姚兴听取巫术人的话语,逮捕并囚禁了姚弼,又逮捕了他的党羽。在太子姚泓痛哭流涕的请求下,没有杀他们。后解除了姚弼的囚禁。
弘始十六年(公元414年)姚兴突患重病,姚弼趁机发动政变,失败。姚兴下令逮捕姚弼。
巨星陨落,后秦衰落
弘始十八年二月(公元416年),姚兴出巡到华阴,让姚泓监国,进居西宫。姚兴因病重,返回长安。姚泓在黄龙门下拜迎姚兴。姚弼的亲信看见姚兴登上銮舆,都非常害怕。
姚兴命令姚泓录尚书事,派姚绍、胡翼度带兵守卫皇宫,防止内外的变乱,派敛曼嵬没收姚弼府中的兵器,上交到武库中去。随后,姚兴的病情转重。
姚兴的小儿子姚耕儿告诉他的哥哥姚愔皇帝去世。于是,姚愔攻进皇宫,来到了马道。姚泓当时在谘议堂侍奉姚兴的疾病,派敛曼嵬率殿中的士兵登上武库抗拒敌人,太子右卫率姚和都带领东宫的士兵驻扎在马道南边。姚愔等人不能前进,就火烧端门。
姚兴带病来到前殿,下令让姚弼自尽。姚兴的出现振奋了禁卫军。禁卫军奋勇杀敌,贼众非常害怕。姚和都带领东宫的士兵从后面向敌人进攻,姚愔等众溃散,逃到骊山,姚愔的同党吕隆逃到雍,尹冲等人逃到京城。
姚兴带领姚绍和梁喜、尹昭、敛曼嵬等人进入内宫,留下遗诏,让他们辅佐朝政。不久,姚兴去世,时年五十一岁。
姚兴在位22年,他在位时关中地区得到一段恢复和发展。但他死后,后秦的辉煌也逐渐消逝。他的儿子姚泓继位后,无法掌控局势,东晋刘裕趁机北伐,后秦很快就被灭亡。然而,姚兴作为后秦的中兴之主,他的功绩和影响却永远留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他的政治才能、军事谋略以及对文化的推动,都为后世所铭记。他的故事,也成为了那个乱世中一段令人难以忘怀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