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第 140 章 一更(1/2)
第140章第140章一更
金陵城的县衙,与别处实在不一样。
这一观点,现如今已经深入人心了。
实在是过往金陵县衙所做的一桩桩一件件,确实都是为了全城百姓。
要知道现在可没有为人民服务的认识,县衙向来是高高在上,是权力机构,接受百姓们的朝拜。
不盘剥就已经感恩戴德了,更别说像金陵县衙这样为百姓们做好事的。
而这次公共驴车的推出,还是让百姓们再次感到惊讶。
实在是没想到县衙的官老爷们,竟然还能想到百姓出行不便这种小事。
不少人当即就感动得眼角湿润,不由得再一次感叹,这来金陵,确实是来对了。
而感动之后,大家才走近去看这所谓的公共驴车到底是怎么回事。
只见此处是西城门边上的一块空地,边上就是整片廉房。
这会儿已经过了上工高峰t期,所以听到敲锣声后围过来的人数不算多,但也不少,零散总是还有很多人还在这里。
徐知询担心上工高峰期的时候人太多,忙不过来,所以特地选了这个时间段。
这样的话哪怕有遇到问题,人数较少也比较好解决。
不得不说,他现在已经开始在动着脑子起来。
且说回被吸引过来的众人,打眼一看过去,只见两头驴拉着一个很大的车厢。
而车厢前面的车架子上,坐着一个拿鞭子的中年人,看上去是车夫。
这车夫还挺热情,大声地对众人吆喝道,“快来坐驴车哟,这一趟去南城门,只收一文钱!”
“真的一文钱?”有人以为听错了,不确定地追问道。
“是的,一文钱!可以给大家拉到南城门去,但是行李不能带太多,带多了要额外付钱的!”车夫大声回应道。
听了这肯定的回答,众人的眼神不禁越发亮晶晶。
要知道从这里去南城门,走路可是要小半个时辰,费时费力得很。
能一文钱就把自己捎过去,那可真的是大好事啊!
大家再次看了下边上站着的两个衙役,确认确实是县衙推出的举措才敢放心的模样。
不然这种天上掉馅儿饼的好事,心里多少得嘀咕下是不是有什么陷阱。
而两个衙役刚才把县衙公共驴车的推出,已经大家给大家介绍了一遍。
这会儿见大家还是将信将疑,连忙继续吆喝道,“有要去南城门的,赶紧上车吧,交一个铜板给王车夫就行,一会儿坐满就发车了!”
“别看是驴车,这两头驴一起拉,可快得很,一小会儿就能到南城门!”边上另一个衙役补充道。
众人听了这些话,不禁讨论开了。
“怕啥啊,一个铜板试一试呗!”
“就是,还怕给我们拉到后山去挖矿不成?!”
“哈哈还别说,说现在挖矿那边可缺人了,两位官爷,你们别是找不到人手来我们这儿拉人的吧!”
人群当即爆发一阵哄笑,两位衙役也不由得被这话逗得笑出了声。
“哎哟,要是咱县令大人允许这么弄,早就把你们都抓过去挖矿了,哪里还用得着用驴车来拉,直接绑起来带走就行!”高个的衙役也调笑着说道。
当即逗得众人再次笑了起来。
要是别的地方县衙,还真可能。
哪怕就是在场的不少人,都经历过类似的事情。
在来金陵之前,但凡遇到征兵、征丁的事情,当地的官差不够人手,那可都是强抢的。
尤其是到了后面,北边兵源稀缺,很多县衙是直接下乡去捉人的。
但是金陵城可从来没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再说哪怕要这样做,也不是这种用驴车、只两个衙役一个车夫的形式吧。
因此众人发出的都是明朗的笑声,可见都知道金陵县衙是不会那么做的,就是开玩笑罢了。
围观人群之中,有那接受新事物快的,当即就意动了。
只见一个中年汉子,立马就从身上摸了一个铜板出来,一把塞到前面的王车夫手上,然后便不客气地撩开帘子,往车厢里面钻进去。
他刚好要去南城门那边办点事,回来还要赶活儿呢,能快去快回最好。
当即就透过车厢边上的窗户,探出头来吆喝道,“要过去的都快交钱上来吧,就一个铜板,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坐满了我们赶紧出发,县衙还能坑咱们不是!”
有了他带头,其余人交钱上车的速度就快了起来。
只见整个后车厢还挺大的,两排对着的凳子固定在车厢壁上,对坐能够挤下将近二十人。
难怪要用两头驴来拉,这坐满后可着实不轻。
一会儿后,见车厢已经全部坐满,王车夫再次数了下手上的慢慢二十个铜板,确定数量对了,这才一声吆喝,“大家坐稳了,我们出发啦!”
他的声音也满是激动,毕竟这可是他第一次收钱拉人。
他原来是在县衙工地上干活的,是管事了解到他之前做过大户人家的车夫,驾驶技术了得。
这才找到他,说让他今后每日都负责赶车。
他一开始还以为是给县衙工地拉货,当即就答应了下来,还一阵高兴拉货那边有位置空出来,这下工钱又能提升了。
可是后面才知道是给县衙赶驴车,还是拉人。
不仅要赶车,还要收钱,每日都要赶满十趟。
这岂不是和自己跑车一样了,要拉客,他心里还有些惴惴地,生怕做不好。
毕竟这拉普通人,容易惹出来的事情可不少。
不过因为工钱给得足够,他纠结了一下还是答应了。
这会儿见大家都顺畅地上了车,且收到了所有钱,这才放心了点。
而他的驴车后面,还有三辆一模一样的驴车,都是县衙安排的,正在等人坐满就跟着出发。
而最前面的旺车福,他把二十个铜板一把塞进车厢边上的一个小箱子里,对着两位衙役挥了下手,这才一鞭子抽下去,抽得两头驴一起向南城门方向奔。
不愧是徐知询让县衙精心挑选出来的老把式,车跑得快却很稳当。
当然也得益于现如今金陵城内这平整的道路,两头驴发力往前奔,后面的车厢没有颠簸,而是稳稳前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