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抗战:从亮剑开始的批发帝国 > 第118章 几个小建议

第118章 几个小建议(2/2)

目录

所以“穿越”这个词,对于这年头的一小部分人并不陌生,只是大家都认为那只是小说,都不信。

就比如上次来的那些列强代表,他们都只是认为王嘉恩背后有一个神秘组织,藏得很深,并没有往“穿越”方面想,因为这已经超出了他们的认知。

世界太大了,洋人没到过的地方很多,就说南极,哪怕是在蓝星上的21世纪,其真正探索的范围也不到10%。

等到王嘉恩“预言”的事情在未来一一验证,或许老爷爷就能确信他是怎么回事了。

再之后就是黄河的问题,也是王嘉恩上次在会见列强代表之后,这几天一直心心念念的。

我们的母亲河,真就跟我们广大的母亲一样,有慈爱,也有暴躁。

自已的孩子稍有不听话的,直接就是一巴掌,哪个王朝不注重水利,她就会抡起她那粗壮的胳膊。

自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母亲河下游决口泛滥的次数达到1590次,较大程度的改道26次,超大范围改道6次,所过之处,那真是寸草不生!

可以说,每次改道,都造成了一个鼎盛王朝的由盛转衰,或者干脆直接灭亡。

因为每次涝完了,紧跟着就是大旱。

可能叫她母亲河,不是因为亲近感恩,而是被她给彻底揍到喊妈了吧。

其他文明的母亲河露出温婉的笑意:乖,妈妈这里适合生存,好好感受母爱吧,孩子们。

而我们的母亲河却用拇指了指自已的鼻尖:我这里也适合生存,但是只有强者才配做我的子孙,接招吧,孩子们,吃我一记扫堂腿!

后世也在极力治理黄河,但自从黄土高原植被被破坏后,两千多年遗留下来的疑难杂症,哪是那么容易解决的?

而王嘉恩给出的方案,就是在上游黄土高原恢复植被的同时,在中下游重开一条新的河道,让黄河的入海口转到黄海。

这个方案也只有现在能实行,因为沿途都还没怎么发展,都是一穷二白。

后世有人提出过,但是可行性已经没了。

沿途的瓶瓶罐罐太多,不说那些建好的高速公路、国道、铁路之类的基础设施,光说拆迁款,就能赔到吐血。

重开河道的好处当然很明显,第一个就是能将黄河航道利用起来!

对比后世的长江,年运货量能到30亿吨,而黄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因为下游河段流速减慢,上千年的泥沙堆积导致河床太高,最浅的地方不到2米,根本无法通行大吨位的船只。

再看长江,在武汉之后,能通行5万吨级货运船!

黄河的运力一旦上来,那对于其中下游的内陆省份的经济发展,绝对是一大助力,内销的可以直接出口了呀!

比如晋省,如果能把运城打造成武汉那样的航运大城,那是什么光景?

简直不要太美!

另一个大好处,黄河从黄海注入,可以保护渤海的同时,还能在黄海海岸线造陆啊。

每往前造一公里的陆地,我们的专属经济区就往外移一公里!

可别小看这一公里,结合大海的辽阔,那是价值数亿的渔业资源!

别的国家吭哧吭哧在那里挖土填海,我们的母亲河如果利用好,每年啥事不用干,就能帮我们新增10几平方公里的土地!

当然了,这是个十分浩大的工程,可能需要一代人的努力,但如果能完成,那就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