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第七十二章(二合一章) 冬笋……(2/2)
等吃完朝食,外头那些人也就来了。
这一趟来了六个挑夫,各个儿瞧着黑皮宽肩,身强力壮。六个人各自分工,两两擡一张床,剩下的两位,把桌子、长椅和圆凳包圆了。
依姜姀所言,将床和桌椅各归各位。
之后为首的那位,将剩下来没付的一半银钱讨走,便带着另外几个下了山。
姜姀站在屋里,对着大变样的屋子好一顿打量。
屋内空间本就紧凑,床和桌椅一放,就显得更加拥挤。好在床边、桌边都留了条三尺宽的缝隙,供人行走不成问题。
小果拢了被子,躺到床上,当场便打了几个滚,咯咯笑个不停:“娘亲,新床睡着也太宽敞了。这么大一张床,别说躺咱们两个,就算宋叔叔过来一起躺着,也不嫌挤呀。”
姜姀赶紧上前捂住她的嘴:“小孩子不要乱说。你宋叔叔有自己的床睡,不需要跟咱一起。”
瞥一眼过去,宋衍笑得直不起腰:“那我倒是不介意。”
姜姀没好气地撇了撇嘴,迈过门槛,站在了屋檐下。
又忍不住回头,看向那两张新床和新来的桌椅板凳。这几样东西一放,连带着整间草屋一起提了档次。还真别说,有她心目中那家的味道了。
笑了笑,转头和宋衍对上视线,她眉头一皱,急急将眼睛移开。
倒是宋衍,收了脸上的笑意追出来:“阿姀,今日要做什么,我来帮你吧。”
姜姀环顾一圈小院,目光落在盛着兽皮的陶盆上:“那就把这块兽皮洗了吧。”
泡过这么些日子的兽皮,瞧着鼓囊囊还有些发白。宋衍连盆带皮,嘿咻一声起身,都捧到了溪边。
姜姀没有跟过去,而是爬到那块下了油菜种子的地里瞅了瞅。
今日天气晴好,周边时不时有鸟儿飞来啄食。
让小果过来一边赶鸟,她自己到林子里捡了不少竹枝来,一根根连着叶片,都插到菜畦中间。
拉过小果,姜姀带她躲到旁边的竹林里,蹲在竹子后观察了一会儿。
有鸟飞来,竹枝上的叶子一颤,才靠近的鸟儿便被吓得掉了头。看来这法子奏效,这样刚撒下去的油菜种子,便不会被鸟吃掉了。
正打算起身,她余光一瞥,看见脚边那棵竹子根部的泥壤里,冒出了一个小小的尖角。
扒开上面盖着的枯叶,竟寻见了一根还未从土里发出来的竹笋。
姜姀惊喜的呀,赶紧到坡下拿石锄去。
见两人欢呼雀跃,宋衍不明所以,好奇地直巴望:“阿姀,你这是看到什么了?”
“是冬笋。”姜姀笑得脆朗,“咱们今日有笋子吃了。”
“还有这好事。那等等我,马上来。”宋衍手里的兽皮才洗完,风风火火地将晾衣架从屋檐下挪出来,又将兽皮拧到不滴水,搭在了上面。
两个大人一人扛一把石锄,一齐来到坡上,在泥地里好一阵挖。
这时候的冬笋只从土里钻出小小一点。
他俩费了不少劲,一共挖出三棵嫩笋来,都捧了回去。
两棵搁在屋里阴凉的地方放着,一棵被姜姀拿到溪边去洗。
坐在石头上,她一层一层地给笋子脱衣裳。该说不说,这活计干得还挺解压。
笋子很嫩,上面的笋衣同样柔软。用手轻轻一剥,便连着片地带下来,露出里头白藕似的圆圆一截。
又白又肥的笋肉,嫩得像能掐出水来。不用尝都知道,吃起来肯定很鲜。
她想了想,今日便吃腊肉炒冬笋吧。
冬笋切成薄片,只留了顶上最嫩的尖。
姜姀先给留下来的部分焯了个水,又将笋片捞出来,在凉水里过了遍。
这样处理过的笋子没有涩味,吃起来更加爽脆利口。
腊肉取的,便是先前熏好的狍子肉。同样放了姜片在滚水里焯过,都捞出来放在一旁备用。
锅里下猪油,烧得滚热,又放了点儿野葱和姜片进去翻炒。等这些配料的香味都煸出来后,又把狍子肉加进去,猛火炒了一阵。
等腊肉炒够劲儿了,就把笋子和盐加进去继续翻。又添进去一小碗白水,等水开,再大火收个汁,这碗香喷喷的腊肉炒冬笋也就出锅了。
小果站在灶台旁,双手勾住台面踮着脚,馋得直流哈喇子。刚听她娘亲说了句“熟了”,便迫不及待地拿了双筷子过来。
刚出锅的腊肉片,因表面油脂丰厚,看起来油锃锃的。
小果一口咬下,被烫得上蹿下跳。又是扇风又是呵气,才让入口的腊肉,凉到可以咀嚼的程度。
她细细品尝,整个人满足得飘飘然。
狍子肉比先前吃的兔子肉要肥一些,连肥带瘦,咬下去在嘴里吱吱冒油。
意犹未尽,又尝了口冬笋。
简单翻炒过的冬笋吃起来又香又嫩,嚼了两口,嘴里都是甜汁。
就一句话:“好吃!”
宋衍帮着把炒好的菜端到桌上。姜姀趁机用锅里剩下的底油,搅了盘蛋花出来。
这是他们这阵子以来,第一回坐在自家椅子上吃饭。那愉悦的感觉怎么说呢,连盘子里的家常菜,都仿佛变成了珍馐。
姜姀大口大口吃着。一口饭一口肉,再配上一口金黄松软的鸡蛋花,只觉得自己的口腔舒服到像被超度,完全不用嚼就能咽下。
一碗饭下去,忍不住又添了小半碗。
三个人风卷残云地把桌上的饭菜都吃完。摸摸圆溜溜的肚子,简直不要太幸福。
饭后,姜姀想体验体验新来的床,破天荒地睡了个午觉。
把草席铺上去,又在闭就睡沉过去。
午觉的时间总是短暂,不到半个时辰,她便自然醒了。
家里的另外两个都不在。
来到屋外瞅了瞅,这一大一小站在溪边,一个个伏背弓身,也不知在捣鼓什么。
走近一瞧,原是宋衍正教小果打水漂。只见他捏着一颗薄薄的石头,手上一擡一甩,那石头就在水上连跃好几下。仔细一听,似乎还带着触水的音效。
真是厉害。这么浅的山溪,都能给他打出这么多段的水漂来。
小果却不行了。
从前在村子里,哪来的机会给她打水漂玩啊。眼下只能现学现卖,明明觉得做的动作和宋衍的没差,可那石头就是怎么都跳不起来。
甩一颗沉一颗,她自个儿看着都纳闷。
宋衍在砾石里挑挑拣拣,尽可能地翻出更薄更小的石头递给她。
好在功夫不负苦心人,在尝试过无数回之后,终于给她误打误撞地成功了一次。
小果激动到雀跃。突然想起她娘亲还在屋里睡着,赶忙捂住自己的嘴。
一回头,见姜姀在门前站着,这才松开捂嘴的手,笑着叫着跑到她跟前去。
“娘亲你醒啦。看到我打水漂了吗,我做成了!”
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姜姀道:“看到了。小果真棒,做什么都做得好。”
一擡头,对上宋衍刀锋似的目光,她又嚷了一声道:“宋郎君也棒——”
不远处站着的那位,这才将毒辣的视线收回去。
姜姀低头笑了下。
身旁的小果勾住她的两根手指,扬起脸:“娘,咱们今日做什么。”
目光扫过屋檐底下放着的两口大酱缸:“今日把两个缸先洗洗,然后咱们去林子里摘野菜。”
小果的眼睛闪闪发亮:“娘,是要做酱油和腌菜了吗?”
姜姀点头道:“不过这两样东西制作周期都长,咱们今日只能先把准备工作做好。”
小果同样点头,表示她晓得了。又喊了一声还在溪边自顾自玩的宋衍:“宋叔叔,开工了。”
宋衍把手里的石头一丢,爬到坡上:“走吧,那等什么呀。”
姜姀合上屋门。家里东西这样多,没留个人看着,还真是不放心嘞。
干脆挥挥手:“我留下看家好了,你俩去摘野菜就行。小果,车前草还认得吗,就是咱们前两日刚吃过的那种。”
“认得。”小果甜甜应下,“娘,就摘那个吗?”
“对,只要这一种就好。”她将背篓递去,“让你宋叔叔背上,这么大一个酱缸,要摘整一背篓的野菜才够装。”
小果伸手接过,拖着有她人高的背篓往坡上走。
两人的说话声渐行渐远,草屋门前安静下来。
今日阳光甚好,晒在脖颈子上暖融融的。
姜姀走到溪边打水,将两个酱缸和上头的盖子,都用水洗了一遍。
洗好的酱缸,敞开着放在太阳底下晒。接下来便是等他们回来了。
她将晾衣架上晒着的兽皮翻了个面。
天气干燥,太阳又烈,洗好的兽皮已经干了大半。这会儿再凑上去闻闻,果真没什么味道了。
不愧是祖传的猎户,教授的秘技还真是好用。自己当真缺少这方面的经验,看来有些事情,还得跟老师父多多请教才是。
姜姀闲下来,盘腿在门前坐了会儿。想着闲着也是闲着,便用屋檐下晒好的茅草编了几串草绳。
等草绳编到第五根时,宋衍和小果就回来了。
宋衍将背篓放下。姜姀伸脖子一看,里头满满都是嫩绿的车前草。
小果飞跑过来:“娘,这会儿山上有好多好多车前草啊,随随便便就能采这么一大筐。”
“所以啊,不能浪费。把它们都做成腌菜,这样一年四季就都能吃上了。一会儿我把这些车前草都洗了,搁在太阳底下晒晒。”
说完,她转身去灶房里拿刀。出来的时候,宋衍已经帮她把背篓拖到了西边。
不过令人疑惑的是,不仅背篓杵在那儿,两个大酱缸的其中一个,也在溪边放着。
她愣了愣,冲在溪边站着,且一脸明媚的宋衍,眨了两下眼:“宋郎君,还没到用上酱缸这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