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1/2)
第136章
在牟奶奶去世之前,俞宫商已经搬过去和她一起住了大半年,老人平常都是俞宫商伺候的,这些所谓的亲戚她们一次也没见过。
“那房子牟奶奶已经卖给我们了,银货两讫。”青竹高声道。
一帮人互相看了一会儿,一个书生模样的年轻男人站出来,厉声道:“胡说八道,老人干嘛在活着的时候要把一辈子的安身之处给卖了?要么是你们哄骗她,要么……老人根本就没卖,你们想借着买卖的由头把老人的留下的钱和房都给吞了!”
就有人应和道:“黑心!太黑心了!”
邱静岁翻了个大白眼。当时牟奶奶病了起不来床,文书的事一推再推,但是她临走前说要把这事给结了,邱静岁特意请了个秀才过来写了文书,还请了两个四邻过来见证。房子邱静岁出钱买了,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其他所有遗产牟婆婆说都留给义女俞宫商。
这些从来没有尽到赡养义务的所谓亲戚,不过是嗅到肉腥味扑过来的豺狼,邱静岁虽然不在意这点钱,但是从感情上也不会容忍这样的人在自己手中得利。
她捏着柳炭笔一端,悬悬指着那个说话的男人,道:“你看起来念过书,起码识文断字吧?”
“这是李秀才,你说话客气点!”旁边人出声,壮着声势。
李秀才挺了挺胸膛,满满的优越感藏都藏不住。
“那太好了,”邱静岁拊掌,“你自己写状子去告吧,有话公堂上说。”
说罢邱静岁就锁上门,带着俞宫商回了屋。
青竹拿着扁担守在门口,他有武功在身,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些人还奈何不了他。
李秀才一干人鼻子都气歪了,不少人当即叉着腰便骂起来,满嘴污言秽语。
就连这位念圣贤书的李秀才,也气得发抖,一边说着“岂有此理”,一边让周围人快给他拿笔墨来,他要当场写状子,立时递到衙门去。
还真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给他拿来了纸笔,李秀才环视四周,从鼻子里发出一声气哼,将纸举着铺到原先牟奶奶家的墙上,擡笔就开始写。
这番做张做致的行动下来,还真有不明就里的百姓被蒙骗,跟着骂人。不过青竹闯惯了江湖,才不会因为这些上火。
李秀才满以为自己的举动会让对方态度缓和下来,甚至主动求和,却没想到自始至终他们家主事的女子连面都没有再露。
他现在是骑虎难下,这么多人看着,不告好像是他心虚一样,再说他发自内心地认为是这些恶人占了本应归属于他家的财产,自己十足占理。
好好好,既然如此,就叫这些庶民知道知道好歹。李秀才心中暗下决心,在众人的簇拥下,扯着状纸,浩浩荡荡地去了县衙。
邱静岁这边安安静静地吃了一顿晌午饭,忽然听见门外闹哄哄的,俞宫商开门去看了看,回来道:“是官府放赈灾粮,百姓们都去领呢。”
“咱们还够,就不领了,叫那些吃不饱的去吧。”邱静岁道。
青竹和俞宫商都同意她的观点。
“话又说回来,也不知道赈灾粮落到百姓手里,还能剩下多少。”俞宫商感慨,“我小时候就是因为没粮吃,爹娘才把我丢了的……”
青竹还没吃完饭就放下了筷子,起身道:“我去打听打听。”
“先把饭吃完呀。”俞宫商劝道。
“没事,我吃饱了。”青竹擡脚就出了院门。
俞宫商摸着脸叹气。
还没等青竹回来,就有衙役上了门,说有个叫李应的秀才状告她侵占别家家产,奉命提她去上公堂。
邱静岁配合着去了县衙公堂,因为牵扯到俞宫商,所以她也跟着一起。
县老爷虽然留着胡子,但是面容看得出是个年轻男子。
李秀才站在堂下,神色傲然地注视着她,邱静岁跪在地上,态度从容。
县令听完状书,严声发问,邱静岁先把事实讲了一遍,然后又把文书拿了出来,并道:“牟氏把房子卖给民女,钱已交割,文书在此,亦有邻里见证,只是因为牟氏去的突然,还未来得及来官府登记,请大人明断。”
师爷把文书呈给县令,县令仔细瞧了瞧,又叫传证人。
两位街坊赶过来,把情况照实说了,写文书的秀才也愿意做证。
到此,事实已经很清楚明了了。
李秀才面色越来越黑,眼见证据对其不利,竟然说这都是他们合起伙来设计好的。
县令还算公正,顾及李秀才的身份虽然没有打他板子,但也是狠狠喝止了他的无状言辞。
俞宫商被收养做义女的事也得到了官府的确认,一场官司就这么顺利地解决了。
邱静岁放下心来,但是俞宫商却仍惴惴不安,怕有人找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