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穿成科举大佬的黑月光 > 定情

定情(1/2)

目录

定情

院试临近,苏清出发去府城之前,回了趟青山村。

苏清是坐苏大伯家的牛车回来的,牛车慢悠悠的,一路上苏清和大伯谈论了许多。

其中有家常,有苏家的未来,也有苏氏一族的未来。

沿途的路两边都是山,郁郁葱葱的树木茂盛至极,充满生机与遐想。

苏大伯之前还有所犹豫,觉得自己年纪大了精力跟不上,不想去争族长的位置。

相比较之下,苏清的想法截然不同,为长远考虑,苏大伯应该坐上族长位置,且族长本就是族中长辈担任的。

“清儿,大伯就是个土生土长地里刨食的,没什么本事,这心里没底啊。”

苏大伯在前面驾车,声音洪亮却带着忧虑。他作为长兄,身上就担着家族的繁荣兴旺。

以前是没想过,或者是说不敢想,现下苏清暂露头角,以后的苏家也会截然不同。

“大伯,父亲从小与我说,家里有了您才有了主心骨。”

“大大小小的事务,哪件不是您出手的,侄儿之前入狱,也全靠大伯稳定全局。”

苏清的声音清冷,掷地有声,没有恭维却让人信服。

听到侄儿说之前的事情,苏大伯心一沉面色也凝重起来。他想起来当时的慌乱,还有孤立无援的无奈。

话语权不在自家人手里,总是不安心的。就像之前苏清在县试前出事入狱,族长避而不见的态度,让其他人也不敢帮忙。

还好是苏清没事,后来被贵人救出来了,不然没有族里奔走,苏家最有出息的后辈怕就此埋没了。

“你爷爷走后,我时常不安,没有把苏家支愣起来。这次便尽力一试吧!”

“清儿,你年纪尚小,功名一事不必过于忧心。去了府城还得注意自身安危才好,上次也过于凶险了。”

苏清接连两次考试都出事,就算最后安然无恙,苏家人自然是担忧的。都是官老爷,哪个都得罪不起。

“侄儿会小心的。”

后面两人又是有一搭没一搭地唠着家常,等他们到苏清家的时候,苏家父母还有小妹都已经在家门口等着了。

“大哥,留下吃晚饭吧。”

苏父一边给苏清从牛车上拿东西,一边和苏大伯说着话。

另一边的苏林氏仔细打量着苏清,又是一阵心疼,这段时间儿子都未归家,定是读书太过辛苦了。

“二弟,家里等着我回去吃饭呢,下次下次。”

苏大伯说着就要离开,苏宛已经拎了一篮子的瓜果,眼疾手快地放到了大伯车上。然后站在母亲的身后,探出个小脑袋,对着大伯笑。

“大伯今日没带糖,改日再补给宛宛。”

苏宛从小就乖巧,就是性格有些内敛,在外人面前尤其不爱说话,但在长辈眼中却是最好的。

自然苏大伯也喜欢这个侄女,时常带来一些零嘴吃食。苏宛自然也是投桃报李,除了父亲和哥哥,她最喜欢的就是大伯了。

“嘻嘻,大伯可不能忘了。不然宛宛就上门蹭吃蹭喝啦。”

“这个糖可好吃了,给铁蛋一颗。”

然后苏宛从口袋中拿出了一颗油纸包着的糖块,放在了苏大伯的手心里。这还是哥哥上次回家的时候给她带的,她没舍得全吃完,比其他糖块都好吃。

于是苏大伯在侄女心疼不舍的眼神中,忍俊不禁,随后驾着牛车归家去了。

这边苏老二一家子人也回了屋,苏清越来越忙碌,在家的时间也越发少了。不然之前也不会让苏父去书院看苏清,苏宛年纪小爱撒娇,此刻已经拉着哥哥的手不放了。

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吃了个晚饭,饭后苏林氏便到了苏清的书房,同他说起了下聘的事情。

一个月前,苏林氏就已经把聘礼里面的金银器具,还有布匹都已经买好了,就等着两家定下下聘的日子,好提前去买剩下的吃食三牲。

“母亲,不如我们与宋伯父约个日子,商议下聘的日子。”

苏清自然知晓母亲找他的目的,他这次回来也是为了此事,院试前需要安排妥当,他才能安心。

也可以说,没娶到宋月娇之前,他都不能完全安心。现下只有确保她在自己身边,苏清才能放心。

“娘也是这样想的,明日就让你爹去宋家,先定个时间才好。”

苏林氏听闻苏清的话,面露喜色,自然是满口答应,儿女终生大事总是父母最挂心的。

“娘准备的这些够不够,不够娘再添些。”

两家的家底相差巨大,若不是苏清给的五百两,怕才是真的寒碜。这些聘礼放在青山村,已经是人人眼红的程度了。

苏清审视着地上的一箱箱的聘礼,对于现下的情况来说,已经足够了。局势不明太过惹眼,容易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等到日后两人成婚,娇娇自然会拥有天底下最好的东西,他会把自己所有的都给娇娇。

如若不能如此,还不如没有强留她在身边。

“娘,为儿子的事情劳累了,聘礼很好,娇娇会喜欢的。”

他知道,他心爱的姑娘骨子里是个十分容易满足的人,同时也是个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的人。

思及宋月娇,苏清嘴角不禁上扬,周身也没了生人勿进的气场。苏林氏看着儿子的变化,满意地关上门离开了。

儿子和儿媳妇和和美美地,这小日子才好嘞。

苏父第二天一大早就去了镇上,回来后乐呵呵地说,等明日一起到宋家见面商议。

于是苏家忙忙碌碌收拾了不少见面礼,第二日一家四口一起去了镇上。

路上苏宛小嘴没停过,说着要和姐姐说什么做什么,她也很想见宋月娇了,未来嫂嫂她来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