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晋中镜 > 第二十三章 东风破(三)

第二十三章 东风破(三)(1/2)

目录

显阳殿,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打在贾谧的脸上,贾谧跪地垂首不语。

贾南风对这个侄儿失望至极,沉默的坐了下来。

贾谧忍不住还是抬头问道:“姑母为何不信我?”

贾南风盯视着他,掷地有声问道:“治书御史刘振到底因何而死?”

贾谧摇头道:“侄儿不知。”

贾南风冷哼一声道:“好一个不知,过去你瞒着本宫做的好事也不是一桩两桩了,本宫对你一再宽容,那是顾及平阳贾氏一门的脸面,可你不知悔改,更是变本加厉,如今即便本宫想饶恕你,恐怕你在陛下那里也是交代不过去的。”

“难道姑母也以为是侄儿让黄门孙虑假传您的旨意,命负责看守金墉城的治书御史刘振毒害的太子?”

贾谧虽是满腹委屈,但面对贾南风的质疑,仍从容镇定。

“我想黄门令董猛是被人抓住把柄才背叛了姑母,而孙虑本就是董猛认的干儿子,多半也是受人要挟才做出这等掉脑袋的事,只是刘振此人素来清正,实不该趟这浑水。”

“京陵公王浑任司徒时拔擢寒素,看刘振为人耿直,不惧权贵,敢于直言,便让他进入御史台任职。”

贾南风凤眸微眯,转而问道:“把卫玠推出来暂时平息众怒,是不是你的主意?”

贾谧不敢隐瞒,说道:“侄儿这么做都是为了姑母,太子就这样死在金墉城,莫说裴頠和张华等太子党不会放过您,只怕那些王爷也会剑指显阳殿,到时候您在陛

贾南风慢慢端起茶杯,似在思索着什么。

贾谧继续道:“既然事已至此,孰是孰非也变得无关紧要,只有姑母尽快联合各地藩王以清君侧的名义再次起兵,才能断了朝中某些人废后的念头,司马家弑君也非第一次,陛下若遇害,您可拥立皇孙司马尚为新帝,效仿西汉吕后,临朝称制,这样才能使您以及贾氏一族立于不败之地。”

贾南风面色骤寒:“司马家比不了刘家,本宫又何须走吕后的老路?”

御史台衙署内,孟韬正与御史丞及几名侍御史商议要事,蒯错也在其中。

治书御史刘振奉命看守金墉城,太子却被毒害,刘振虽死,但身为御史中丞的孟韬难辞其咎,遂进宫面圣自请免官,但司马衷不准,对刘振之死也不予追究,只命孟韬协同司隶校尉部和廷尉府尽快审清郑丰一案。

孟韬疑团满腹,便召集他们询问刘振近来可有什么异常,作为同僚的他们竟也未曾察觉。

一番询问无果,孟韬无奈的摆摆手,只留下蒯错,其余的人都退了出去。

蒯错近前道:“陛下失去唯一的儿子,理应彻查,大开杀戒,如今却不了了之,别人会对此费解,但中丞应当明白陛下的用意才是。”

“子猷对刘振之死有何看法?”

“既然陛下不予追究,那我们御史台也就不该过分关注,此时陛下需要的不是所谓的真相,而是一把皇权瓦解门阀士族的利刃,中丞又岂能辜负陛下对您的信任?”

昔年郗虑位列三公,甘愿做曹操掌控东汉朝廷的刽子手,构陷孔融,拘杀伏皇后,最后还是被免官,孟韬从未想过能与他比肩。

可他已经被牵连进去,一旦失去陛下的信任,就非被免官那么简单了。

孟韬望着他,沉默片刻,才道:“那么盗用顾廷尉手令之人并非卫玠,而是另有其人。”

蒯错道:“李侍御不会无端弹劾卫玠,他是李重的子侄,品行忠厚,也是深受王司徒赏识。”

江夏李氏与襄阳蒯氏世代联姻,李义方随叔叔李重返回洛阳后,王司徒便举荐他担任治书侍御史,他多半提前就将此事报告给王司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