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商人问道(2/2)
毕竟身份差距巨大,被朱吾适说几句有什么好尴尬的。
“那个,王爷,小的想问一下,那个科举的事儿。”
这个问题并不是商人们商量出来的问题。
商人哪敢直接问朱吾适这种问题啊。
关系到国本的事儿,朱吾适不主动说,没人敢问。
一个不小心,可是要脑袋不保的。
而且要是被文官知道了,以后的日子必然不好过。
文官集团可是最反对商人后代参加科举的。
如果有可能的话,文官集团希望能参加科举的,只有他们的子弟。
就连农家子弟他们也不待见。
权力嘛,还是要掌握在自已手里的。
所以商人代表这个问题要是传到文官集团耳朵里,他以后的日子必然不好过。
王爷都还没有说要这么干呢,你天天问,是不是生怕王爷忘了。
就你一个商人还想当官,弄死你丫的。
其他商人也没想到他们选出的代表竟然如此的不按套路出牌。
其实这个商人代表也是无奈。
他并不是世家大族出来的,家族也没有那么深厚的底蕴。
之所以能有现在的身家,第一靠的自然是他自已的实力。
第二就是因为,他找了一个好靠山。
他这个靠山,在户部当差,官职还不小呢。
户部是什么,户部是大明财政管理的核心部门,他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大明哦经济稳定和百姓的生活。
户部主要负责大明财政支出,税收征管,土地管理,户籍管理以及粮食调配等工作。
可以说大明凡是用钱的地方,都要经过户部批准。
跟着户部的人混,想不发财都难。
这个商人代表本来就有能力。又找了个好靠山。
那自然是财源滚滚,日进斗金了。
本来他也很满足了,自已本来就是个不入流的商人而已。
现在更有钱了,地位也提高了,确实没有什么不知足的。
坏就坏在,他这个后台有儿子啊。
这个儿子还不是当官的材料。
他爹使了好大的劲儿,这个儿子还是扶不起的阿斗。
最后户部这个官员也放弃了,你爱干嘛干嘛吧。
反正家里有权有势的,这个儿子啥也不干也能富贵一生了。
偏偏这个儿子屁本事没有,心气儿还颇高。
既然当官当不明白,那就经商吧。
这也是文官集团的一贯手段。
自已当官,然后扶持几个手套,帮自已敛财。这个商人代表就是户部这个官员的手套。
现在的情况是,户部官员的儿子不想要这个手套了,他想把手套摘下来,徒手捞钱了。
这件事儿其实也跟朱吾适脱不了干系。
朱吾适出现之前,商人地位低下。
文武官员们需要钱,需要商人,但是他们不会自已下场去当商人,说出去不好听。
而且朱元璋还特别的痛恨商人,挂在嘴边的话就是无商不奸。
所以官员们都会找个类似商人代表这样的手套。
朱吾适出现后,大明越来越重视商业。
就连朱元璋都亲自下场了,大明皇家集团的董事长可就是朱元璋本人。
虽然大家不明白董事长是个什么东西,但是猜也猜得出,肯定是老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