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推理 > 穿成堡宗他姐,一不小心拯救大明 > 第87章 武状元

第87章 武状元(2/2)

目录

皇帝原本的意思大概有调侃王越是知道自己在文举之中无法名列前茅,这才转而投身武举。

但王越却三言两语便解释清楚自己的动机,更是狠狠地夸赞了一顿皇帝,更是展示了自己的志向和心胸,可谓是一举两得。

朱予焕脸上露出几分满意的神情,道:“你很不错。”

王越在武举之中一举夺魁,成了武状元,可谓是风光无量,皇帝对他的看重可窥一斑。

若说任命总旗是遵循旧例,那么之后让王骥巡抚甘肃、山西一带,协同王越等武进士共五人,便足以证明皇帝有心培养王越这个“文武双全”的好苗子。

朱予焕确实有这方面的考虑,王骥有指挥大型战争的经验,算是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有他点拨教导这些人,朱予焕也能够放心。

更重要的王骥本身是文举出身的官员,对于这些被文举官员挤压的武举军官来说,王骥并非同路人,皇帝才是最宝贵的靠山。

殿试之后,各地送来的人才也已经齐聚京城,朱予焕又面试了一圈,每科择选二十余人,合计一百七十七人入科学院,男一百二十一人,女五十六人,倒是有些超乎朱予焕的意料。

不过她思索过后便也明白,这群人是考虑到皇帝本就是个女人,又重用女官,这才四处寻找女子入京。

无论如何,这些顺利入职的吏员通过朱予焕的测试,足以证明他们的能力水平出众,入职后便开始按照朱予焕制定的计划来在各个方面开始研究。

先前留守在京城中的部分工匠则成了这些吏员们的引路人,负责协助他们尽快适应科学院的工作流程。

朱予焕则抽空关心着另一场考试,那便是给朱淑元和朱见深寻找伴读。

朱予焕自己从开蒙到正式读书,一直都没有同龄玩伴,一个是朱予焕出生的时间太早,当时朱瞻基还没有登基,行事都要看别人脸色,自然不可能让朱予焕随意解除他人,以免被人下套。

待到后来,朱予焕已经“领先”同龄人,加之她是比照皇子读书学习,也不可能找同龄的男子入宫陪读,便一直一人上课。

但如今时代不同、气象不同,朱予焕也不想让这宫中唯二的孩子太过孤单,是以开始在皇庄的佃户中给他们两个找适龄的孩子一同读书。

被选中的侍读入宫陪同皇嗣读书,在皇城居住,有专人教导管束,每月月末可回家休息四日,如有万圣寿节、年节、灯节等节日也可以放假,薪俸每月四石,可折换布匹、香料等。

这样的待遇很是不错,宫中虽然凶险,但陪同的是“老东家”陛下的儿女,是以佃户人人趋之若鹜。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