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好时节 > 第一七一章 指婚(两章 合一)

第一七一章 指婚(两章 合一)(1/2)

目录

“父皇明鉴,岳父并不知晓此事,千真万确,这件事上确实与岳父无关,但孩儿也确实说谎了,都是孩儿的错。”

三皇子言辞恳切,看来冯恪确实不知此事,永嘉帝看他的目光里多了几分慈爱。

“起来回话,既然此事与你岳父无关,那你又是如何说谎了?”

三皇子连忙站起,满脸愧色,小心翼翼地道出实情。

原来真正看上燕侠的就是郎小姐郎玉玉本人。

燕侠因为连破大案,在京城里声名鹊起,郎玉玉来京城后,在街上偶遇燕侠,便芳心暗许,可是郎家一心想把她嫁入皇子府,郎玉玉不敢违悖家里,便悄悄告诉了三皇妃冯佳荷,想请乔贵妃从中撮合,乔贵妃若是肯帮忙,那么郎大人和郎夫人自是只能答应,这门亲事也就成了。

说来说去,这就是郎玉玉的单相思,而冯佳荷想帮闺蜜,三皇子爱妻心切,便来找乔贵妃帮忙了。

乔贵妃一脸无奈,嗔怪道:“陛下您听听,都是孩子话,一个两个的,真把成亲当成小孩子过家家了,自古姻缘结的就是两姓之好,哪里是你们想的这么简单。”

永嘉帝也笑了,原来如此,只是女儿家的小心思而已。

可是他很快便敛去了笑容,这件事是因郎玉玉而起,那郎玉玉因为惧怕父亲反对,这才绕过郎家,请三皇子把这件事呈到乔贵妃面前,可如果郎家知道了女儿的心思呢,郎静真的就会反对吗?

永嘉帝对郎静没有好感,这个郎静就是一个趋炎附势之徒,这也是乔贵妃迟迟没有同意让郎玉玉给三皇子做侧妃的主要原因。

如果那郎家知道女儿喜欢燕侠,十有八九会同意这门亲事。

毕竟,满朝也只有一个卫国公府,一个燕家,而燕侠又是勋贵子弟中最为亮眼的。

一旦郎玉玉嫁进卫国公府,燕郎两家联姻,这就等同于燕家和冯家联姻了。

只要想到卫国公府与冯家结亲,永嘉帝哪里还能笑得出来?

文官之首就是冯恪,卫国公虽然算不上武将之首,可是燕家在武将之中声誉极高,若是这两家联姻这是永嘉帝最不想看到的!

三皇子战战兢兢,小声说道:“父皇不要气坏了身子,孩儿再也不敢了。”

永嘉帝叹了口气,说道:“你啊,做事还是欠缺火候,需要继续磨练,这样吧,明天开始去大理寺观政吧。”

三皇子心中暗喜,吏部、大理寺和都察院,身为皇子,这是他们要避嫌的地方,哪怕他的岳父便是吏部堂官。

现在父皇让他去大理寺观政,这意味着什么,他再清楚不过。

至于郎玉玉暗恋燕侠的事,当然是他胡诌的。

那个郎玉玉,就差把“想爬床”这三个字写在脸上了,甚至当着冯佳荷的面,就冲他抛媚眼,她那点心思,也就只有青川县主那个傻子看不出来了。

郎家是冯家的走狗,三皇子已经有个冯佳荷了,可不想让后宅里再多一个和冯家有关系的女人。

不过,经此一事,父皇对郎玉玉以及郎家更加不喜,碍着岳父的面子,不会针对郎静,可是郎玉玉想要有门好亲事,却是难于登天了。

晚上,永嘉帝处理完奏折,刘大伴端来宵夜,永嘉帝尝了一块点心,这点心虽是出自御膳房,可却是按照乔贵妃的方子做出来的,想到乔贵妃,永嘉帝便想到三皇子,连带着想起了今天发生的事。

现在想要拉拢燕家的,可不是只有冯家,而拉拢燕家最好的方式,就是联姻。

燕家适龄的小子当然不只燕侠一个,可是最有价值的却只有燕侠。

永嘉帝沉吟良久,终于做出了决定。

次日,卫国公夫人余氏被皇后叫到宫里,皇后笑眯眯说道:“一晃孩子们全都长大了,唉,我们也老了。”

皇后开了头,余夫人便猜到她要说什么,她笑着说道:“可不是嘛,臣妇现在就盼着我家那个愣头青能早点开窍,臣妇也能早点喝上媳妇茶。”

皇后说道:“眼下倒是有门好亲,可就是还要再等两年,不知你在不在意?”

余夫人心领神会:“好饭不怕晚,好女不愁嫁,既是好亲,多等两年又何妨,还请皇后娘娘看在臣妇的薄面上,给臣妇家的那个愣头青费费心。”

皇后松了口气,不愧是自己的好闺蜜,一点就透。

“这么说来,你知道是哪家的姑娘了?”

余夫人笑着反问:“梁王府的那位?”

皇后点点头:“正是她,她与燕侠同年,按理说也到了出嫁的年纪,可是如今还在孝期里,即使指婚,也要等两年后才能成亲,就是不知燕侠愿不愿意。”

余夫人一脸嫌弃:“他懂个啥?他一个读了五年正义堂的人,还想挑三拣四?他配吗?他是长房长孙,怎能不成亲?别说人家还是郡主了,哪怕是个小门小户出来的,只要温顺听话,臣妇也求之不得。”

听到“温顺听话”四个字,皇后有些尴尬:“那位梁王府的郡主,据说自幼习武,或许不够温顺。”

余夫人笑道:“哎哟,皇后娘娘您这是说笑了,老梁王妃出自聂家,那聂家是书香门第,老梁王妃就是个规矩大的,她教养出来的女儿,即使自幼练武,规矩肯定很好,性情就更不用说了,再说,新妇嫁过来,难免有差强人意的地方,她的娘家离得远,到时臣妇教她便是。”

最后一句话,听得皇后头发根儿都立起来了,想到好友平素里的所作所为,她都要为那位未来的世子夫人捏把汗。

现在还没成亲,就已经做好了蹉磨远嫁儿媳的准备了。

也不知道这位要怎样教导儿媳,是挨打还是罚跪。

终归是郡主,她该不会真的动手吧,连郡主都打?不过仔细想想,别的婆婆或许不敢,这位吗,说不定真敢!

“既然你没有意见,那就回去等好消息吧。”皇后端起了茶。

余夫人告辞前还再三表示,她对这门亲事满意极了,而且她压根就不想和亲家打交道,巴不得一辈子不见面,像梁王府这样远隔千里,却又门当户对的,最合适不过。

打发走了余夫人,皇后叹了口气,这时,永嘉帝从屏风后面走出来,皇后连忙站起来要行礼,永嘉帝笑着说道:“梓童不用多礼,来,坐到朕身边来。”

皇后却没敢直接坐下,等到永嘉帝坐下后,才在他的下首坐下。

永嘉帝说道:“若非朕亲眼所见,绝对不会相信,你与她竟是手帕交。梓童温婉娴淑,那位国公夫人嘛,呵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