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出师未捷身先盐湖,长使英雄泪满襟(2/2)
冯大田,刘世雨一看,一道黄沙大墙就压过来。
沙尘暴袭掠,黑风骤起,天地闭合,沙尘弥漫。
千算万算,冯大田和刘世雨没有算到今天有沙尘暴。
刘世雨喊着:“把火灭了。”
冯大田跑过去,把柴火上的水煮鸡锅端下来。
多多,吴咏梅双手捧着沙子,压灭了火。
老冯收拾帐篷,冯大田和刘世雨跑过去。
多多,小梅钻到车里去。
突然之间大地一片漆黑,黄沙裹挟着枯树枝,石子,沙砾……
就连天空都是黑乎乎的,只能听见呼呼的风声,感觉世界末日来临一样。
漫天黄沙瞬间吞噬视野,狂风裹挟着沙砾,打得人脸生疼。
天地间一片昏黄,原本清晰的道路、景物全被遮蔽。
大风来了。
爬下,爬下。
刘世雨走过去,把多多压在身下。
冯大田把吴咏梅压在身下。
陆呦呦与何金玉互相搀扶着。
何金玉把高跟鞋丢弃在沙滩里。
刘世雨扶着多多,冯大田扶着吴咏梅,在沙暴中艰难爬行,每一步都带着慌乱。
陆呦呦也趴在沙丘下,何金玉手勾着陆呦呦的手。
沙子敲打着陆呦呦的脸,头发被沙尘塞满,沙砾往眼睛里面灌。
两个女人与大自然的暴虐赛跑,那股狼狈与震撼,真是用语言无法表达。
回家,我们回家。冯大田大喊着。
沙尘暴遮天蔽日,已看不清路。
刘世雨大喊:“沿着长城走,到大坝水管站。”
老刘,看不清路,车无法通行。
大田,就把长城遗址做路标,暂时找一个墩台躲避一下沙尘暴。
到白沙墩暂时躲避一下。
原来在大坝水管站一带长城遗址,白沙墩,盐池墩,红寺墩……共同构成这一带长城北岸的预警链。
古代每墩设戍卒5-10名,配火器、柴薪、狼烟等,遇警则昼举烟、夜燃火,传递军情。
所以废弃的墩台可以容纳十几个人,
墩台遗址,残高约8米,底部边长12米,顶部有女墙痕迹。
看不见路。
大田不要慌,慢慢走。
石子敲打着车,油漆驳离,天空昏天黑地,宛如进入魔鬼城。
沙尘暴刮过来,河西地磁发生位移,冯大田产生幻觉。
他把沙丘当做路标,向着罗布泊无人区驶去。
大田方向不对。
这有什么不对,熟门熟路的,这里有花草滩检查站,防止村民挖甘草,我一年来回十几回,冯大田还是大大咧咧。
冯大田自信的过了头。
老冯不对,附近怎么没有村庄?
突然车陷入沙子,陷入沙子,罗布泊的可怕之处,盐碱薄层压破后,四个轮子如陷入面粉土里。
沙漠陷车和普通沙子路边陷车不同,虽然看起来车陷的不太深,但要救出来是有难度的。
你是怎么开车的。
我们陷入了一个沙漠死循环。
带的水多吗?
只有一壶水。
六个人只带了一壶水?
7月底,太阳在头顶炙烤着沙漠,沙漠中没有任何植物和树荫之处可以躲避这致命的热辐射,空气可能有40~50遇高温,地表沙子可达到70~75度高温。
更加离谱的是,冯大田的车竟然铁锹都没带。
车上有一口锅,二包馍馍,(还有帐篷),可只有一壶水。
这种路况,汽车在上面开表面上风平浪静,但实际上是如履薄冰,一旦汽车车轮把这层薄薄的盐壳弄碎,车轮就会掉进发力。
推车。
刘世雨下车,何金玉没有穿鞋,陆呦呦下了车,三个人在后面推车。
孤车行进,在沙漠是大忌讳。
终于冲出去。
这时沙尘暴有点小,已是下午六点多,前面是白碱滩。
三人又上了车,前面白茫茫一片,不自觉的走到一个大盐湖,,突然车轮陷到盐田里。
快跑,已来不及了,几十米深的卤水,顷刻之间……
人生如戏,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人生来就是经历各种苦难的,为下一辈子轮回铺路……
长篇小说《双桥》第一部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