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单式记账法(2/2)
况且现在这种流水账式的记录方法,其实也还没有过时,它记录简单、方便,并且对不同的物资,采用了不同的计量单位,这就方便计算和互相间的转换。
当初熊洪还没有穿越而来的时候,部落记录的信息有限,况且当初根本不在乎一天收获多少东西,只要够吃也就行了,最多是用结绳记事来充当日期,短暂地记录下发生的重要事情;
而随着熊洪当上族长,部落的物资陡然间就多了起来,而为了弄清楚多了多少物资,熊巫和其他族人,就要用一种办法来进行记录。而有了文字和数字,熊洪自然让他们将发生的事情、想要的信息给记录下来,在物资收支上,就形成了早期的流水账式记法。
况且前几年这种记账方式也足够使用,通常都是各个工坊的负责人将这些信息记录下来,再交由熊巫进行最终统计、记录并留存。
“这样的记录方式,我觉得需要改一改……”
但流水账记法随着部落的发展到现在,显然有些不合时宜,甚至对部落发展产生了困扰,急需解决。
熊洪拿过一册账簿,又让白茅拿过一张空白的纸张,在上面画了几道线条,一个简单的表格就做成了。
“这种办法我叫他单式记账法,虽然跟现在的记账方式看起来差别不大,但对每项产业都要建立单独的账簿,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全部记在同一本书册上……”
由于现在部落还没有金钱的概念,也没有制作货币来进行各种交易,所以更复杂的记账方式目前也还用不上,但部落已经出现了以粟籽为一般等价物的交易方式。这样,就使得账簿上还要多一条,“折合粟籽多少斤”。
针对现在的流水账记录法,熊洪的解决办法很简单,就是在这种基础上进行改进,他在纸上画着的线条,将对每笔收支的必要信息,如流水账记录下来的时间、地点、内容及收支数量、折算成粟、经办人等,都用线条隔开,单独设置填写的区域,而且一张表格并不是只记录一条数据,而是十天的数据都可以填写在上面。
“你看,这种表格的填写,我把它大致分为三个部分,从左向右,第一列是时间,比如从三月初一到三月初九,这十天;第二个部分,是物资具体的动向信息——这一列全部用数字字符,不要用文字,可以节省空间,方便记录——在最上方,是物资名称、支出数量、支出地点、用于何处、剩余多少等信息,这个需要你们再商议一下;第三个部分是结余和经办人信息……”
熊巫认真地看着熊洪在纸上将流水账的内容记录到新的表格中,数字的使用,虽然部落一直在教,但为了避免这些物资记录出现问题,几乎还是用的文字。
不过新的记录方法中,熊洪这次规定了使用数字,那大家也没有什么意见,因为每十天的汇总性信息,会在表格最下方的支出、结余一栏里,用数字和文字两种方式进行书写。
这样下来,只要通过一页的信息,就能知道这十天,部落在某一个产业上,物资支出、获取的相关细节。
“还有,每种产品或者物资,单独搞一个书册,不要再混到一起,比方说,这本书册就专门用于记录部落每天食用的粟米数量,另一本书册就只用于牲口每天补充的粟米,再一本就专门记录对外支出的粟米,这样的话,我们想要看到那种信息,直接找出对应的书册就行。”
“没错,不然每个月统计上个月消耗了多少粟籽、交换出去多少麻布、食盐,都得从这些书册中来回翻找,不仅浪费时间,还很容易出错,只要一个数字对不上,还要重头再来。”
熊巫满意地看着图上的表格,瞬间明白了熊洪列出的这种表格用途。
“有了这种方式,记录各种收支就简单多了,回头就让各个队长们过来,还有村长们,把这种方法教会他们。”
“那肯定要教的,你只要先弄明白了,我相信其他人也能很快教会,这种记录的方式,绝对会给你们省下大把的时间。”
熊巫也点头同意,真的按照这种记录部落物资收支的方式,每种物资采用独立的记录书册,虽然要翻的书册数量多了不少,但从长久来看,部落的发展细节就能从中看出,每年的收获、支出、结余以及物资的流向也能清晰地展露出来,省去了大量反复核查的劳动。
对于新出现的产业,这种记录方式也要比之前的流水账式记录法要有用,因为流水账记录法只是记录了这些数字、内容,展现“出”、“入”的一些信息,但从每一笔收支的事项来讲,入与出之间一般缺少相互制约的关系。
这种形式的记账方法,被熊洪称为“单式记账法”,熊巫已经下定决心,好好学习,早点把这种记账方式给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