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开拓与模式(1/2)
相对于大夏文武争功的心思,李信则思虑的更多,也考虑的更深远...
此番他虽然下令西线四大军团,放缓西征脚步,却并未真正的下令停止开拓...
而是让征西军团各部,将之前那种疯狂的举措,收敛一些...
放缓脚步整顿内部,只是给各部将领,以及各方将领展现的一种表象...
李信真正希望的是石勒和步度根等人,能稳一稳,别把雪球滚崩了。
最好是,能在滚雪球的过程中,摸索出一套征战开拓壮大的,成熟模式...
这才是,大夏变诸夏的根本,才是诸夏将来向外扩张的基础。
以李信都眼光来看,石勒目前的仆从军模式,还是太过简陋粗暴了些...
比之历史上的亚历山大大帝,和成吉思汗西征时期,弱了不止一筹...
李信理想中的,向外开拓的状态,应该是以沿线征服的地区,作为前进的驱动力...
而不是单纯的,依靠大夏这个主体,在后方单方面的,输出军队物资...
毕竟天下这么大,单凭大夏中原地区的力量,想要统治中亚都难,更别说征服欧亚非拉了...
历史上,中原地区的王朝,能打上世界舞台的,能登上中亚舞台的,有几个呢?
大秦帝国算吗?西汉帝国算吗?东汉王朝算吗?西晋王朝算吗?
哪怕后世的,杨隋王朝,大唐帝国,武周王朝,猪明王朝,这些大一统的中原王朝,有几个打上过中亚舞台的?
真正能够,将统治疆域伸向葱岭以西,伸向中亚地区的,又有几个呢?
真正与中亚文明,与欧亚帝国,碰撞的中原王朝,又有几个呢?
哪怕算上后面的大辽帝国,大元帝国,鞑清帝国,草原与中原加起来,也不过一手之数。
打不上世界舞台,登不上中亚大陆,是中原地区的内在力量不足吗?
答案肯定不是,中原的地理位置,绝对是世界上,最优越的地理位置之一...
传统的中原地区,大略是指黄淮大平原,北抵燕山南麓,南达大别山北侧,西倚太行山—伏牛山,东临渤海和黄海,
境内有黄淮两大世界级的河流,地势平坦,河湖众多,交通便利,农耕文明发达,比之恒河平原也丝毫不弱...
东西南北有完美的山川屏障,是天然的战略防线,占据此地,能够有效好的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
也有足够的纵深,来应对周围大山里的渔猎民族,和山越野人...
中原地区诞生的文明,诞生的王朝,有足够的人口,足够的资源,足够的发育时间,足够强大的向外辐射的军事力量...
在整个人类历史上,中原地区无论是人口科技,还是物资产出,所蕴含的力量,绝对是世界级的...
但潜能终究只是潜能,真正能将中原底蕴,和潜力开发出来的,上下两千年,只有寥寥三两人罢了...
在李信看来,限制中原王朝向外开拓的因素,从来不是潜力不足,也不是力量不够,而是驱动力不足,和内在的多重因素导致的...
因为中原王朝的历史太过浓厚,这里诞生过古早的联盟共主,诞生过五帝禅让,诞生过家天下的概念...
后面又出现过夏商周,出现过诸侯封建制,出现过礼乐崩坏,出现过尊王攘夷,出现过改革变法,出现过诸子百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