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重生高考后 > 第192章 趁年轻,请尽兴

第192章 趁年轻,请尽兴(1/2)

目录

第192章趁年轻,请尽兴

唐琬从燕京回到东山的第二天,亲自牵头在柿集团内部组建网络信息工程部,半数人马是从原传媒公司下拆分出来的。

部门旨在监控针对集团的网络舆情讨论,整合汇报,赞扬的摘抄内网,诋毁的举报封禁。

另外就是招纳网络工程师,开发内部管理系统。

在与夏桉的通话中,她明确了解到果篮科技会在短时间内迎来飞速扩张,而其他各项目也要同期上马。

随着员工越来越多,标准化管理是重中之重,她虽然不大懂,但没关系,帮他就好。

这次在燕京,她又去了趟雍和宫,许下了新的愿望,还在法物流通处为夏桉求来了一条手链,她准备送给夏桉当做新年礼物。

2007年1月3日晚六点。

唐琬和苏以在病房和周舟唠嗑,这次出差累坏了的唐小琬聊着聊着就在沙发上睡着了,手里还握着半颗没吃完的橘子。

病房里暖气很足,苏以只为她盖上一条毯子,便继续和周舟看电视。

省台四频道正在转播滨海二套的经济访谈,昨天晚上的重播。

主持人是滨海广电的当家旦之一,艾沫沫。

她一身粉色的小西装,翘腿坐着。

对面,是有些精神萎靡的夏桉。

“2006年过去了,专家评价2006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无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网络项目在这一年粉墨登场。

随着宽带用户激增,数不尽的人涌入虚拟世界,寻找各自喜好的讯息。

网络交流,使天南海北的陌生人能够同时交互发声。

贴吧、论坛、博客的注册量以月度为单位翻倍,每时每刻都在产生新的字符,这一个个0和1组成的看似琐碎无意义的信息,竟然被一个年轻人称为网络记忆、数字时光轴。

接下来,让我们听听他的见解。

他,夏桉,大一新生,非计算机专业,却在短短半月间,给了世界两个巨大的无与伦比的惊喜,皆有关于网络。

三亿天价域名交易,出自他手。

近两天引爆网络,四十八小时注册量超过800万的果篮微博,也出自他手。

微博…对不起,请原谅我有些激动,虽昨天就注册使用了,但准备好的介绍内容一下子想不起来,我是外行,难以用精准的词汇总结出来这个平台、哦对,这是个平台。

那么,就请果篮微博创始人夏桉同学,为大家介绍一下他的爆炸式产品吧。”

——掌声

周舟说:“他看起来不大精神呢。”

苏以一瓣一瓣吃着唐琬剩下的橘子,浅笑道:“小琬说他连轴转了好几夜,也没睡好。”

夏桉喝了口被撕掉包装的矿泉水,淡淡开口。

“微博的雏形是传声筒,这个项目我在上次的校内采访中有过简单介绍,这里就不多讲了,感兴趣的在校同学可以注册使用。

现今,互联网平台上,大多社交媒体还停留在传统的文字、照片分享阶段,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显得有些单一、繁琐。

我个人比较喜欢在网络冲浪,发现这个现状,同时也萌生了一个想法。

为什么不能有一个平台,让用户以更直接、轻量的方式,快速分享日常生活、思维瞬间以及对社会的感触

就这样,微型博客的概念逐渐成型。

在最初的设计中,我的愿景很简单——为用户提供一个随时可以“碎碎念”的平台。

我设想每一条文字都是一条信息链,通过限制字数,促使大家分享那些有意义的瞬间。

微博的字数限制设计初衷也是如此:既便于记录,又不会过于冗长,力求短小精悍、信息明确。

同时,我想让用户体验一种即时分享的乐趣,不管是发自肺腑的感悟还是突如其来的创意,都能一键发布。

微博正式上线后这两天来,用户的增长速度远超出我的预期。

我相信,很快不仅普通用户喜欢用微博记录生活的点滴,随着明星、企业、媒体的相继加入,微博逐渐成为一个公众表达的平台。

至于网络记忆、数字时光轴的概念也很好理解。

我个人始终坚信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这是基础逻辑。

因为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一言一行,或者如沫沫姐刚才所说的0和1的代码,没错,我们敲下的每一个字符,只会被忘记,但不会消失。

当某一日记忆重现,这些都可以一一找回,还原。

所以,在此我也呼吁那些热衷在网络上发表极端言论的朋友,当心祸从口出。

以微博举例,我设立了相当专业且人数众多的信息监管部门,一旦违和,会有删除资讯、封号、递交公安部门各种程度不同的惩罚手段。”

苏以和周舟盯着电视屏幕,这时,沙发上忽然传来轻轻呢喃。

“感觉他整个人的气质都变了呢,好想去找他。”

是唐琬的声音。

主持人说:“是的,这也让我们意识到,微博远不止是一个分享平台,它也承载了用户的真实情感和态度,甚至成为了社会思潮的重要载体。

此值微博诞生之初,我曾听过一句话,任何一个项目对创始人来说都相当于自己孩子。

不可否认,夏桉同学亲手孵化的这颗网络蛋壳,一经面世,已呈现蓬勃之姿,对它,你有什么展望么”

夏桉说:“仅从公司后台短短两天的信息内容分析,已经让我目睹了一些各地重大事件的实时传播与扩散。

包括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社会新闻通过微博迅速传播,人们在微博上发布最新信息,传递关怀,呼吁支援。

未来,这种态势不会减弱,反而会逐渐走高。

也正是在这些以往大众难以窥见的视角下,微博体现了自己独特的价值:它不仅是个人的表达窗口,更是信息传递的桥梁、舆论汇聚的场所。

微博注定会成为“全民麦克风”。

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表达自己的观点。

用户不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他们是信息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他们的声音在这里汇聚成影响舆论的洪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