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太极印(2/2)
“这位是瀛海先生,沈士弘。”
“幸会幸会!”李国助忙拱手道,“久仰先生收复东藩岛的盖世武功,小子万分钦佩!”
沈有容被称为“复台第一人”,曾两度收复台湾和澎湖列岛。
1602年,日本权臣丰臣秀吉上台后,积极推行对外侵略政策,派兵侵占了我国的澎湖列岛、台湾岛,并不断进犯我国沿海区域。
当时身为福建金门把总的沈有容,主动找到福建巡抚宗弘演,陈述利害,请求出兵收复台湾。
得到同意后,他积极备战,打造战船、训练水师、筹集粮草,并派出密探收集情报。
一次,倭寇在福建沿海烧杀抢掠后向台湾方向逃窜,沈有容力排众议,挑选精锐水师,带领20余艘战舰尾随追击,经澎湖出其不意地到达台湾西南海岸。
双方展开激战,明军大获全胜,击毁倭寇战船6艘,将倭寇赶出了台湾岛,解救出大批被奴役的百姓。
1604年,荷兰东印度公司韦麻郎等率三艘巨舰,趁明军换防之际,占领了澎湖岛,企图以此为跳板,永久占领澎湖列岛。
福建巡抚拨50艘战舰给沈有容,命他收复澎湖。
沈有容率军来到澎湖后,没有立即开战,而是不顾个人安危,单舟驰往荷兰舰船,对韦麻郎重申明朝“不建交、不通商”的原则,指陈利害,要求荷兰人退出澎湖。
韦麻郎听闻大明50艘战舰已到澎湖,感到压力山大,不得不率领船队离开了盘踞半年的澎湖。
沈有容孤身入敌营,不费一枪一弹智退荷兰人,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1616年,受日本幕府将军德川家康指使,长崎代官村山秋安率战船13艘,士兵两千多人南下,再度侵占了中国台湾。
此时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并起兵反明,明朝一时无将可用。
万历皇帝想到了已告老还乡的沈有容,任命他为福州参将,统领水师负责收台事宜。
沈有容了解敌情后,决定智取。
他派出商船作为诱饵,诱使倭寇来劫掠,然后出兵活捉一部分敌人,对倭寇晓之以理进行劝降,再利用倭寇之间的矛盾“以倭制倭”,最终成功将倭寇再次赶出了台湾。
沈有容笑着摆了摆手:
“自古英雄出少年,听闻少东家领兵北伐,于双城卫南遭遇建奴正蓝旗两千铁骑,”
“一战阵斩建奴一千八百余骑,还生擒了建奴正蓝旗梅勒额真冷格里,收复了双城卫。”
“最重要的是,永明军竟然只伤亡了两百余人。”
“此等武功,实乃是辽事第一大捷呀!”
李国助忙难为情地摆手道:
“这次的战役我只是监军,主将另有其人,功劳可算不到我头上。”
“无论如何这都是一次大捷,只要是参加了本次战役,无论兵将便都有功劳。”
不等沈有容说句客套话,李笃培就先替他说了,并且把手掌指向了穿豹子补官服的武官:
“这位是东江镇的沈游击,沈冠卿。”
“幸会幸会!”李国助拱手笑问,“毛总兵进来可还安好?”
沈世魁目前名声不显,出身也低,他也不好说什么久仰大名的话,更没法夸赞人家的什么功劳,便只好问候毛文龙。
“全赖永明镇的支援,毛总兵一切皆好。”沈世魁笑道。
李笃培又用手掌指向那位道士打扮的出家人道:
“这位是东海鹤放道人,目前在东江镇为民禳灾。”
“幸会幸会!”
李国助居然向鹤放道人行了一种叫做“太极印”的道教特有的拱手礼,
“道长为民禳灾功德无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