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反正这是我与毛总兵早就约定好的(1/2)
“为何如此命名?还请玄扈先生开释。”
李国助当然知道“真武”的意思,可“景弘”他一时却想不起来是什么与永乐大帝相关的人或事物,便只好请徐光启解释。
这样总比直接问人家“景弘”是什么来的委婉,也能掩饰自己的无知。
徐光启点了点头,便不紧不慢地开释起来:
“景弘,是王景弘之名。”
“此人曾多次与郑和一同下西洋,论航海功业,堪与郑和齐名。”
“其名中的‘景’有‘光明宏大’之意,”
“下西洋则是将大明国威弘布于远海,其名中的‘弘’字正合此种意象。”
“西侧海湾靠近大陆,象征下西洋的起点,与王景弘从南京启航的意象相符。”
“永乐大帝自诩为真武大帝在人间的化身,以真武命名永明城东边的海湾也符合与永乐大帝相关的要求。”
李国助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又说道:
“永明城坐落于一座从大陆伸入海洋,三面环海的半岛之上。”
“半岛,是西洋人的地理名词,指的是三面环海,一面与大陆相连的地形。”
“还请先生再给这座半岛取个名吧。”
徐光启捋须沉吟道:
“嗯……如果是这样的话,半岛当用‘真武’之名。”
“真武大帝为水神,半岛三面环海,契合‘玄武镇海’之意象。”
“真武半岛上多山,可象征真武脚踏龟蛇之形。”
“至于真武半岛两边的海湾,西边的当称为郑和湾,东边的当称为景弘湾。”
“先生为何又把景弘之名给了半岛东边的海湾呢?”
沈世魁突然一脸疑惑地开口问道。
反正他就是个出身牙行商人的武夫,也不怕别人笑话自己没文化。
“我猜大概是因为第七次下西洋时,郑和病逝于印度古里,就地下葬,归宿算是在西方,王景弘则率队归返大明,归宿在东方吧。”
不等徐光启开口,李国助就忍不住说道。
他只是一时没想起来王景弘,并不代表完全不知道此人。
徐光启刚才一解释,他就一下子都想起来了。
“嗯,此为正解!”
徐光启当即肯定了李国助的推测,并由衷地赞道,
“弘济小友当真是聪明绝顶,都说是你一手缔造了永明镇,我起初还不信,”
“如今看来,却是千真万确呀。”
李国助难为情地摆了摆手,赶忙岔开话题:
“真武半岛对面还有一座大岛,烦请先生再给此岛取个名吧。”
他所谓的大岛,自是俄罗斯岛无疑。
徐光启捋须沉吟道:
“嗯……此岛与真武半岛南北相对,相互呼应,不如就叫天妃岛吧。”
“永乐五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返航后,言说海道险恶,屡遭风涛之险,赖神显应,得保无虞。”
“他所说的神,就是妈祖娘娘。”
“于是上以神功浩大,不可不酬,敕封妈祖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
“无量——寿福——”
东海鹤放道人突然起身,感动地对徐光启打稽首道,
“真武属水,主兵戈肃杀,天妃司海,掌风涛平安。”
“此二神共镇东海,必能慑服夷狄,护我大明国祚永延,海疆万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