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1/2)
第137章
后来不知道为何,邱静岁发现那个叫李应的秀才和他们一家人渐渐安分下来,没有再找过自己的麻烦。
她还以为李家要憋一个大的,不放心地叫青竹去蹲守了一阵子,结果却是风平浪静。
后来她才从坊间听说了传闻,说是有一位巡察御史王大人审查了李应案件的来龙去脉,恩威并施,平复了李应的不忿之情。
“可见一个好官对百姓而言是多么的重要。”邱静岁感慨,俞宫商也在一边附和。
有一日,青竹说要去给公冶芹和师父上香,俞宫商担心现在外面世道不安全,就有些依依不舍。
“往年不是都在家里祭拜,今年怎么非得出去?”邱静岁问他。
青竹说:“如果师父还活着,今年应该是整五十,作为弟子,不能连这点孝心也没有。”
邱静岁语气酸酸的:“好吧,哎,不知道这份孝心将来能不能使在我身上。”
“能啊,以后我给你养老。”青竹答得很痛快。
“得了吧,就你,天南海北地跑,恨不得一整年不着家,指望你我不得病死?”
青竹嘟囔:“这几年我不是没走吗?”
邱静岁瞥他一眼,一副看透一切的表情,没有说话。
收拾好包袱后,青竹本可以当天就出发的,可是面对俞宫商的不舍,他选择了三天后才动身。然后刚走没有半个时辰,就又返了回来,说忘了带一双厚靴子,拿上了却又不急着走,留下吃了一顿饭才离开。
接着一个多时辰后,院门被再次敲响了。俞宫商欢欢喜喜地去开门,邱静岁隔着院门嘲笑:“这回忘记带什么了,是你的魂儿吗?”
谁料院门一开,站在门口的却并不是青竹。
俞宫商不识得眼前主仆,客气询问二人身份。
“咦?”邱静岁快步走到门口,盯着来人的脸看了又看,“文公子,你们这是游历结束了?”
来人正是公冶文和青书两人,他们看上去比几年前要沧桑了很多,公冶文蓄起了胡子,青书也明显成熟了。
“碰巧转到附近,过来看一看。”公冶文道。
“宫商,这是我的熟人,你去备一点席面招待客人吧。”邱静岁嘱咐道。
俞宫商答应着去了,给三人留下了单独说话的空间。
三人落座,公冶文很是打量了一下她的面容,脸上浮现出一个似笑非笑的神情。
邱静岁被看得浑身发毛,莫名其妙地问:“怎么这么看我,我脸上有花?”
“那倒没有,不过这一路上我研习了一些相面之术,抱歉方才贸然对你使用了一番。”话这么说,但是公冶文脸上看不出一点不好意思来。
“死性不改。”邱静岁低骂了一句,对方肯定听见了,但是也没当一回事。
她又问:“这次回来留几天?”
“此处没有男子,只住着两位姑娘,我们在此留宿恐有不便,也不多叨扰了,今日关城门前便走。”
“还真的只是来看看的啊,”邱静岁失笑,“最近几年你到处游历,外面怎么样了?”
“去年开始,南边雨水增多,加上朝廷政令颇有成效,应该一两年之内百姓们就能缓过来。”
“太好了。”邱静岁也松了一口气。
俞宫商端出了家常小菜,几人也没分什么主仆男女,坐在桌边吃了一餐,然后公冶文就提出了辞别。
邱静岁并未挽留,不过离开前,公冶文拿出了一封信交给她。
“这封信……希望你能替我转交给一个人。”
“谁?”邱静岁想不出他为什么要托付自己,如果说是青书托她转交给青竹信件,那倒蛮说得通的。
“段山,段老先生。”公冶文补充道,“这是父亲临走前唯一交给我的东西,公冶家对段家罪孽深重,我实在没脸见老先生。”
“如今我们也是天南地北,恐怕余生都不能再见面了,你让我转交,我怕结果只有辱命。”邱静岁叹息着摇头,想把信交还。
“我自然是算到你们可能会见面才托付你的。”公冶文很淡地笑了一下,未再多做寒暄,和青书告辞离开了。
邱静岁拿着信,许久回不过神来。良久,她才轻笑一声,自言自语道:“不会吧?”
“姐姐?”俞宫商看她站在院子里半晌,不放心地出来询问。
“没事,”邱静岁摸着脖子,道,“看看家里还有没有棉布,得做两件夹袄了……”
青竹一去大半年没有音讯,俞宫商日渐焦虑。
有媒人登门给俞宫商说亲,邱静岁已经替她推了好几次了。但是本朝同以往的许多朝代一样,除非出家,否则女子最晚在二十五岁前必须成亲,不然是要被问罪的。
俞宫商今年已经二十二,无怪乎最近媒人来的如此勤快。
但是她和青竹又没捅破窗户纸,导致邱静岁也不知道该如何合适地应对。又过了一年的光阴,青竹还是没有回来,连邱静岁都不得不往悲观处想。
在这个时代,出远门回不来简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青竹虽说有武功在身,艺高人胆大,出门在外也不过是比其他人活命的几率要高一些,但也绝不是说不会有风险。
被困或者身亡?邱静岁不敢去想到底是哪一种结果。日日期盼远方归来的同县百姓乡民能捎来青竹的哪怕只是一句口信,但是她俩望眼欲穿,却没有等来任何音讯,反而听说了许多在外闯荡的本地人意外丧命的消息,这些消息对她们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后来,邱静岁开始强迫自己接受青竹失踪不归的事实,劝俞宫商:“人有旦夕祸福,我和你一样都很伤心,但是咱们还得活下去。”
俞宫商总是口里说着知道,但邱静岁能看得出来,她仍然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