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雪(九)(1/2)
千里雪(九)
两人虽戴着面具,可从言行举止来看,也知非富即贵,摊主唯恐收下后会惹出什么麻烦,便再三推拒。
太子见他面相和善,态度诚恳,想来的确是个忠厚老实的本分人,便收回发簪和臂钏,拱了拱手道:“我们并非有意为难,实在是出来的仓促,忘带银钱,随从也不知被挤到了何处……”
他微微顿了一下,含笑望着荷衣,柔声道:“我家娘子行了半天路,这会儿?腹中饥馁,想给她买些吃食,却苦于?囊中羞涩,这才出此下策。”
荷衣羞不可抑,好在有面具遮掩,这才不致让人看到窘态。
摊主恍然大悟,边吩咐小厮去备笔墨,边笑着请他们入内:“郎君何不早说?请进来一试!您出两条字谜,小老儿?若猜不出,便输您一贯钱如?何?”
太子喜不自?胜,忙点?头道:“那便献丑了。”
“才一贯钱?”荷衣忍不住嘀咕道:“够不够呀?我食量很大的。”
摊主望着她一派天真的样子,忍俊不禁道:“这一贯钱保准你二人吃到撑,还能剩下许多。”
荷衣半信半疑,望向太子道:“阿兄,是这样吗?”
太子也颇茫然,他日常接触的都是数额极其庞大的账目,动辄百万,可那只是空泛的数字,具体落到一衣一食上如?何,他却不是很清楚。因为他长这么大,虽然也外出过?,却从未亲自?交易过?。
可又不能明说,只得顺着摊主的意思点?头。
灯棚最里边有张简陋的方桌,小厮早备好了笔墨,摊主将?太子让进去,道:“请!”
太子提笔挥毫,不假思索的写下了十六个字:
眠则俱眠,起则俱起。贪如?豺狼,赃不入己。[1]
“影子?”荷衣下意识道。
“嘴巴?”摊主试探着道。
他笑着摇头,缓缓移开宣纸,蘸了蘸墨,运腕挥笔又写了一则:
一对鸳鸯一齐飞,一只瘦来一只肥。
一年只是飞一次,一月却又三次飞。
这两则谜语荷衣虽猜不出来,却很喜欢,都有成?双结对的意思,和这热闹的节日气氛倒是挺配
“第一个是物,第二个是字。”太子搁下笔道。
摊主这回却不猜了,而是转到桌前?,满脸惊喜地欣赏纸上墨迹。
就见字字独立,并无牵连,却又笔意顾盼,酣畅淋漓,乃一气而贯之。
“郎君这一笔书[2]实在是秒极,妙极!”他捧起宣纸,看得如?痴如?醉。
太子讪笑道:“老伯谬赞了。”
“郎君莫要谦虚,您这两幅字换一贯钱,可算绰绰有余了。”摊主像捡到宝了,连忙收起来,唤小厮去拿钱。
以前?属官们也将?太子的书法夸得天花乱坠,但他有自?知之明,毕竟从小就读过?《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可是深有印象的。
这会儿?突然被外人夸,让他倍感意外,一时之间还有些反应不过?来。
可他到底是储君,本就受万民供养,若因几个字就白白拿人钱财,总觉得有与民争利之嫌,便执意取出已?经?泛凉的手炉作抵,请摊主写下住址,决定明天派人去赎,这才安下心?来。
**
小食街在隔壁巷子,两边门头灯笼高挂,旗幌招展,打眼?望去游人如?织,欢声笑语伴着叫卖声,熙熙攘攘,热闹喧阗。
荷衣嗅到饭菜香气,不觉两眼?放光,食指大动。
“阿兄,咱们先?吃碗元宵暖暖身。”她跑过?去,在元宵摊前?找了张空桌,转身朝太子招手。
两人刚做好,店家就来招呼,很快就端上了热气腾腾的元宵。
荷衣见太子有些踌躇,拿出帕子边帮他擦拭汤匙,边笑问:“阿兄,你没在外边吃过?东西??”
太子神情略尴尬,将?两人的面具摞在桌上,摇头道:“好像没有。”
荷衣极为惊讶,忽又觉得很是不忿。
坏老头一年四季到处跑,这里转那么逛,凭什么把阿兄一个人关在宫里替他忙?
她喉咙有些堵窒,分开之后,他大概一直都在做一件事——怎样才能当上太子,以及怎么样当太子。
帝室如?今这境况,国事也好,家事也罢,好像只能由?他一肩挑了。
公?主犯下那样的事,能保住一条命就不错了,想要回朝恐怕比登天还难。
二皇子这辈子怕是指望不上了。听说还有几个妹妹,却都是五六岁的模样,又能帮上什么忙呢?
热腾腾的元宵软糯香甜,滚入唇齿间时,她总算没时间难过?了,开始专注于?品尝馅料,有芝麻、有花生、有红枣、有豆沙、还有果仁。
荷衣连汤带水吃完后,额上已?经?沁出了一层薄汗。
太子伸手过?来帮她擦拭,她微仰着脸,眼?底不觉浮出泪雾。自?他离开汶水,已?经?过?去九年了。
如?果她不来洛阳,是不是这辈子都不会想起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