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6章 崇德天皇东逃(2/2)
于是十一月底,崇德天皇便突然在兵卫府近卫军的护送下,仓皇离开了平安京,向尾张国逃去,美其名曰“避寒”。
天皇突然逃走,顿时引发了平安京的大骚乱,这混乱甚至影响到了前线,但刘锜在备中国的防线西面仍旧没有任何动静。
刘锜已经从石见国至备中国修筑了一道完整的防线,水师可以从两国的沿海随时提供各种支援,他不着急的原因只有一个:石见银山真他娘的不愧是号称“银山”啊!
坐镇石见国的阮小五,从日本投降的各令制国接收了数百名工匠,低价雇佣了一批倭人矿工,还有两千余名倭人奴隶,在石见银矿原有的基础上,又挖掘了两个矿坑。
每天都有排着队的马车,将挖掘出来的银矿石以及各种伴生矿石分类装载,然后一路运输到港口的仓库暂时保存。
和江港也被朝廷派了技术官员做指导,雇佣倭人修缮了一番,拥有码头八座,一举成为日本西面外海最大的港口。
只要不是飓风禁航期,和江港每天进出的船只至少百余艘,从和江港出发的船只,在对马岛停留后,就可以抵达耽罗岛,从而直接到达蓬莱港。
东征战事爆发之后,中原沿海诸府县受益最大的,就是淮北行省东海县的连云港,因为南粮北运、南北海路畅通,位于日照港与宁波港之间的连云港,就成为许多来往船队的中转站。
相比内河漕运,海运自然是有风险的,每年都有货船遭受风浪沉没,但朝廷坚持海运,因为从运力、人工费用、物力损耗做对比的话,海运比漕运简直太便宜了。
故而南方向东京城方向运输的商品和物资,往往是从宁波、姑苏二港口出发,在连云港卸船,再通过车队运输,相比运力有限的漕运,能够节约不少的时间。
这也算是秦桧就任淮北行省,为本地百姓留下的最好的遗惠。
石见银山的各种矿石,便经由和江港,一部分运往蓬莱港,在蓬莱府冶炼提纯,制为银饼,或者一部分制为银器发往市场售卖;大部分则是运往连云港,从连云港送到东京城。
阮小五去年表示要为朝廷送来至少六十万两白银,结果到了十月就已经完成任务,石见银山的产量甚至超出了他的预想。
这也是刘锜没有继续发动进攻的原因,他与阮小二商议后,决定先对防线以西地区梳理一番,协助清剿土匪,安抚地方,先把后方稳住。
阮小二对此没有意见,不管怎么说日本也是个人口大国,为了稳定被占领区域,朝廷已经迅速调整了对策,选择与倭人贵族合作,除非朝廷能够向日本移民个三五十万中原百姓,否则直接统治的难度还是太大了。
崇德天皇东逃的消息传来时,已经到了年底,对此刘锜无所谓,他已经做了一个大的计划,再给日本来一次狠的,至于对面有没有所谓的天皇,他不在乎,汉军不在乎,朝廷也不会在乎的。